健康養身★異位皮膚真困擾 精準治療阻過敏

異位皮膚真困擾 精準治療阻過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林小弟出生6個月就出現皮膚乾癢搔抓的情況,就被診斷為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至今十年,中西醫偏方都試過仍深受疾病所苦,並進一步罹患氣喘,半夜睡不好且多次因抓癢造成的傷口流湯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癒合後形成許多疤痕遍布肢體,嚴重影響心靈。

歷經過敏進行曲 肌膚過敏到鼻炎

臺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王怡人主任表示,過敏常見症狀俗稱過敏進行曲,分別是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原因與遺傳性的過敏體質、聚絲蛋白基因變異、皮膚屏障缺損及外在環境的刺激有關,幼童剛開始的症狀表現常是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搔癢與反覆發作也影響孩子的睡眠、外表及課業表現,而其中有高達80%的兒童會發展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實在不能輕忽。

王怡人主任說明,衛福部已核准生物製劑可使用於6歲以上兒童與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做為精準治療,精準調節免疫抑制第二型發炎反應,安全性較高又能達到減少癢感及重建皮膚障蔽的功能,不需頻繁每天吃藥及抽血監測。

藥物治療外 還有三重要

第一、飲食:一歲前寶寶盡量喝母奶,若無足夠奶量再搭配低過敏嬰兒奶粉。避免易過敏食物,如帶殼海鮮、花生堅果,沒有吃過的食物在第一次吃時,都先以小份量食用,觀察是否引發過敏,再調整食用量。有研究報導在補充益生菌或維他命D 後患者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會獲得改善。

第二、環境:減少加重過敏的誘發原因,可用百葉窗代替厚重窗簾,不要養寵物,勤打掃。維持室內濕度在50~65%,寢具以65℃熱水每週定期清洗。建議可先驗過敏原,做好精準環境控制及飲食調整。

第三、保養:夏天隨時擦乾汗水或開冷氣減少汗水刺激皮膚。冬天加強保濕潤膚補強皮膚屏障。若頻繁塗抹含香味的乳液,因其含塑化劑等化學物質,在表皮障壁缺失下易穿透皮膚,反而越保養越嚴重。所以,一定要使用無香味、不含塑化劑的溫和清潔及潤膚用品。

乾癢搔抓濕敷 嚴重盡快就醫

王怡人主任表示,塗藥後的肌膚可用濕紗布包紮撓搔處進行濕敷治療,減緩搔癢感,要維持指甲不過長,睡覺可戴棉質手套減少抓搔導致出現傷口;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傷口若滲液、化膿,應趕快至兒童過敏免疫科就醫,預防病程衍變為氣喘的可能。此外,還可加入病友會,互相鼓勵、共同對抗疾病不孤單。

上述個案林小弟進行精準飲食調整、環境控制及治療保養後,已解決長久的困擾及折磨,並且已能一夜好眠,也能勇敢出門玩耍和交友。

【延伸閱讀】

睡覺綁手、洗澡如刀割 「異膚男」2年換8份工作

異位性皮膚炎健保給付難申請? 健保署回應:已納入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一忌:不梳頭直接洗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頭皮對於頭髮來說非常重要。洗頭前,先用蘸濕的梳子梳頭,令附著頭皮的污垢和灰塵浮於表面,才能同時洗淨頭皮和頭髮。為避免傷到頭皮,建議使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 二忌: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水 許多人頭髮剛剛浸濕就將洗髮水倒在頭上,殊不知,這樣根本洗不淨頭髮。抹洗髮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15個月大的寶寶,雙手可撐起身體、也可沿著牆壁走路,但奇怪的是,寶寶就是不願意放手走路,甚至以跪姿用膝蓋。究竟寶寶要多大開始走路才「正常」呢? 學走路,是寶寶大動作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般而言,寶寶約11個月大時就可以扶著桌角、牆壁站起來,這動作代表寶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秋烤肉不吃肉要幹嘛?」這句話道出許多人的心聲;事實上,國人過度肉食,去年一整年共吃下148萬噸禽畜肉,超出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7倍之多。專家呼籲,中秋節不要再大烤特烤、過度肉食,建議多吃蔬食代替肉類,才能遠離肥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癌症等疾病。 根據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日本是溫泉之國,相傳許多特別的泉質更具有治療疾病的效果,其中碳酸泉大量被應用於幫助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糖尿病患。天然的碳酸泉並不多見,有業者細心研發迷你家居型的氣泡產生器,可以在水中打入相當多的Co2氣泡,藉由氣泡平均附著在皮膚上,一點一滴的滲透進微血管,在家也能輕鬆享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