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明星賽」秀國人討厭食材 抗疫營養素你吃對沒?

「食物明星賽」秀國人討厭食材 抗疫營養素你吃對沒?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人挑嘴又挑食,多數的食材各有擁護者;挑嘴代表對料理品質的堅持,挑食則可能帶來健康危機。「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邀請奧運與世大運的運動選手射擊國手吳佳穎擔任代言人,同時顯示國人的飲食習慣充滿致病危機。同時調查發現大蒜、油條、榴槤則是國人最挑食的蔬菜、全榖雜糧、水果類食物;網友討厭的香菜、芋頭卻不在榜上。


研究:維生素D缺乏 恐增新冠染疫風險


另外,面對國內急遽升溫的疫情,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教授表示國外有研究顯示,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維生素D缺乏者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增加77%,可能與補充維生素D可增強免疫力並減少發炎反應有關,近兩年應用於疫情間的臨床研究數據,證實維生素D有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痊癒的功效。


從「食物明星賽」看出 潛在健康風險


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聯合主辦,首次以營養觀點設計的6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於3月下旬舉辦,吸引17萬人次投票。結果發現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下六大類國人最愛吃食物榜首,大蒜、油條、榴槤則是國人最挑食的蔬菜、全榖雜糧、水果類食物。


視自身飲食習慣與營養攝取狀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台灣糖尿病專家許惠恒教授表示,此次活動設計除了趣味性也隱藏很多營養教育,藥食同源,若民眾能將缺乏的食物種類及營養素吃足,對維持健康、預防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都將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疫情升溫的此時更需 要充足的營養與體力來因應。


鮮乳人人愛 但99%民眾喝不夠


鮮乳票數亮眼票數最高的人氣榜首,顯示民眾對於乳品類攝取的意識高,然而依據國健署2013到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99%民眾乳品類攝取量卻不足。提醒民眾除了早上1杯奶,養成習慣於下午或晚上再補足第2杯奶更重要,或可將牛奶入菜增加攝取量,才有助於骨骼保養。若有乳糖不耐症,優酪乳或優格都是很好的替代品,再輔以傳統豆腐、豆干即可補足所需鈣質。國民營養調查也顯示國人蔬果攝取不足,使得身體所需膳食纖維、維生素也不足,不利於消化道、血脂、血糖相關疾病防治,因此吳昭軍提醒蔬果要吃足,也要多攝取全榖及未精製雜糧,除非有高血糖問題之民眾才須注意水果攝取。


食物選擇多樣化 預防代謝症候群


台灣三高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盛行率高,依據上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上成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30%,且隨年齡上升逐漸增加。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教授建議民眾找到更合適的烹調方式,如特殊氣味的大蒜含可抗氧化的硫化物大蒜素,是調味好幫手;含有花青素的紅鳳菜則可搭配薑絲與麻油炒軟,風味更好也就願意多吃。


潘文涵也表示均衡6大類後再加重特定種類份量的特定飲食法,可預防疾病。國際上有名的得舒飲食(DASH Diet) ,便是於均衡6大類外再加重乳品與蔬果的攝取,因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有助於降血壓,加上高膳食纖維、鈣、鉀、鎂等同於降血壓藥物效果。地中海飲食則是加重全榖雜糧類、以白肉取代紅肉、多魚、多蔬果再加上橄欖油與堅果種子攝取,搭配紅酒,以高植物多酚及植化素,搭配不飽和脂肪酸帶來的抗發炎效果,可維持心血管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金融業男子腹痛發現15公分肝腫瘤 免疫組合治療助存活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今年3月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3位醫師、2位護理師,帶著重達150公斤的藥品和衛材,協同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志工、長庚體系醫護、台北健康護理大學教授與紅十字會,深入尼泊爾首都山區與西南叢林地帶進行義診,短短10天共有近2千人受診治。義診團員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蔡維河教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最近氣候不穩定,氣溫忽冷忽熱,極易感冒;醫師指出,幾乎所有呼吸道感染都是經由飛沫傳染,最好是使用口罩來防流感!康聯預防醫學戴宏儀醫師表示,冷空氣容易刺激呼吸系統,減弱呼吸道防禦功能,引起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分泌物排泄困難,導致肺部感染;因此,在進入換季時節時,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許多研究證實,吃早餐跟學習效果成正相關,可提升學習時的注意力、記憶力,同時促進反應力,提升運動表現。國內學童大多有吃早餐習慣,但據國小學童營養調查顯示,台灣有半數學童早餐攝取過多脂肪、膽固醇,而鈣質、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又有偏少。營養師提醒,吃早餐注意5大原則,即可達到「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參加路跑、馬拉松,已成全民運動,但卻曾出現民眾因身體不適而必須中途停止,亦發生嚴重至猝死的不幸意外。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建議,若活動現場增加「血糖檢測站」,民眾在賽前測量血糖值,掌握身體狀況,才能讓運動更安全又健康。運動時,身體會開始消耗血糖,超過30分鐘後,肝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