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半年內連換兩副眼鏡 當心孩子視力出了這問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半年內連換兩副眼鏡,孩子視力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門診就有一名7歲女童,學校視力檢查未通過,被家長帶著就醫,這才知道女童平時沒有在固定醫療院所追蹤眼睛狀況,只有佩戴眼鏡矯正度數,但這一年來近視度數增加很快,新眼鏡戴了幾個月就看不清楚,重新散瞳驗光,發現原來眼鏡度數有矯正過度的情形。

收治女童的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表示,仔細問診下,家長表示女童平日較為內向,在家、在學校都很乖巧,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畫畫、看故事書等等,下課也都待在教室,假日也不愛出門。

所幸在重新驗配,修正眼鏡度數後,加上建議家長讓女童開始使用低濃度的散瞳劑(睫狀肌麻痺劑),配合近距離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盡量達2小時,接下來幾個月回診,女童配戴新眼鏡的矯正視力都維持在1.0,且近視度數相當穩定、不再飆升。

卓宛樺說,在台灣,根據衛福部近視歷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6至18歲兒少近視率曾一度高達85%,其中近視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更占近20%,幾乎高居世界第一,一般來說,孩子在學齡前還有一些遠視度數的「正存款」,倘若沒有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很快「視力銀行」的存款就會用罄,變成「負債」的近視。

預防孩子近視,卓宛樺強調,目前的共識為增加戶外活動及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而使用散瞳劑使睫狀肌放鬆除去假性近視的度數後再行驗光,若仍有近視度數便是真的近視了!一旦近視,一定要避免度數持續增加為高度近視,因為高度近視和視網膜退化、裂孔、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高度相關,不但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失明。

卓宛樺提醒,雖然睫狀肌麻痺劑及角膜塑型片的使用對近視控制帶來治療的新契機,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視。一般而言,睫狀肌麻痺劑常見的副作用有瞳孔散大、畏光、近視力模糊等,其對眼表面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可能造成結膜炎及淚液分泌減少;角膜塑型片常見的副作用則可能來自於角膜磨損、清潔習慣不佳所造成的角膜潰瘍,甚至失明或眼表面狀態改變等,故角膜塑型片必須在眼科醫師的監督下安全使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健署調查:青壯年電子煙使用率5.5% 7成民意贊成禁它

第三劑打什麼?台大醫院排行榜曝光 「三莫、三B、三高」組合最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胰島素一百歲了!胰島素自1921年被發現,至今已拯救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目前全球也有千萬糖友使用,胰島素不僅在糖尿病的治療歷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也在整個醫學史中建立了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1921年,加拿大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與醫學生Charles Best首次從狗的...

閱讀詳情 »

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長期有吞嚥困難應提高警覺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以及衛生福利部癌症死因統計,民國107年有2,778人罹患食道癌;109年則有1,954人死於食道癌。其中罹癌者9成以上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食道癌患者初期...

閱讀詳情 »

  喝寶特瓶飲料連塑化劑一同下肚?  加熱、重複使用易溶出塑膠粒子 寶特瓶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期有網路流言傳出,飲用寶特瓶飲料會同時喝下大量塑膠微粒,食藥署甚至因此發文澄清。另外,長期購買飲用寶特瓶裝飲料,是否也會接觸到過量塑化劑,也是民眾常見的食安擔憂。中原大學生物科...

閱讀詳情 »

  加工食品聞之色變  亞硝酸鹽劑量成隱憂 聽到「加工食品」,民眾往往直覺認為「不健康」、「有致癌風險」,因此大多抱持「少碰為妙」的態度;加上近年來健康飲食風氣興盛,更多人轉而選擇無添加化學物質的「原型食物」。不過,市面上販售的食品大多經過加工處理,難道每一種都不健康嗎?攝取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