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數台灣人超重! 十大死因有八項與肥胖相關

半數台灣人超重! 十大死因有八項與肥胖相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18歲以上的成年人,有將近5成的人體重超標,其中又以男性比例較高。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肥胖醫學會攜手召開記者會,提到在推動減重的同時,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減少對他們的歧視。今年主題「Every Body needs Everybody」,指的就是需提供系統性的支持才能長久。

WHO將肥胖定義為疾病 罹患糖尿病風險超過7

108年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指出,包含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腎炎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研究更顯示,肥胖患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超過7倍,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健康體位是國人健康的基石,希望透過良好的政策、政府/民間的倡議支持性環境和完備的照護策略等,提高大家對體重管理的認知,也鼓勵大家健康飲食揪團、運動也揪團,才更有動力持續。」

7成患者期望專業協助 正向支持體重管理

一項國際大型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的肥胖症患者渴望醫師和他們討論體重,但在醫病間未討論體重的情況之中,絕大多數的醫師認為「病患對體重控制沒有興趣」,由此可見醫病間的認知有極大落差。

楊宜青表示,台灣的調查也發現類似的情形,逾8成民眾認為管理體重是自己個人的責任,或是擔心被歧視或標籤化,而不想對外提出協助,其實文獻證實,若有專業醫療協助的介入,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況及根本原因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會比自己進行控制體重更有效果。

激烈減重快速有效易復胖 調整生活習慣才長久

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指出,台灣有87%的民眾表示打算減重,但實際與醫護討論體重控制的僅有22%,他同時呼籲醫護人員,面對害羞、未主動尋求協助的患者,可以主動關心並提出體重控制相關話題,使患者了解專業醫療可以提供他們控制肥胖的協助。

快速且激烈的減重方式,有效但不長遠。楊宜青指出,現今網路資訊發達,許多飲食控制法在網紅的推波助瀾下充滿光環,事實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如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就不宜貿然使用生酮飲食或斷食法,尤其更多人是在快速減重後身體出現問題,才發現自己其實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建議在嘗試任何方式前都應該先諮詢專業人員。

體重控制靠的是長遠的生活習慣落實,偶爾打打牙祭無妨,楊宜青提醒,劇烈的體重改變都會使體內內分泌劇烈改變,恐造成落髮、肌肉流失,且激烈的飲食改變痛苦又不持久。調整生活習慣外,應透過政府建構的支持系統與資源,更可以加入支持團體,不再孤單。

【延伸閱讀】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早期肺癌最佳利器 醫籲定期檢查

戒指、鞋子穿戴不下? 小心肢端肥大症悄悄來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減重不二法門就是要控制飲食與運動,尤其要控制飲食總熱量,而且蔬菜水果不能少。營養師建議,最起碼每天得要三蔬二果,蔬果越多樣,不但能吃到纖維質,可以有飽足感,能夠減少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攝取,而且能吃到更多不同的植物固醇,因而也能健康減重。 每天至少要吃到三份蔬菜與二份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歲月總是在臉上刻下無情的痕跡,最明顯的部位就是眼周,不但會有魚尾紋,甚至會有眼袋與淚溝,再來就是抬頭紋與法令紋,這些皺紋不但顯出老態,而且還令人覺得一臉倦容,無精打采;想要改善這些問題,目前醫美已開發出「倦容ByeBye方程式」及「鬆垮NoNo方程式」,致使很多愛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的一年來臨,不少民眾為迎接2017年進行裡外打理,而不久前一場皮膚科醫學會的盛會,聚集了全台各地的專科權威,眾人用最嚴謹的態度,在探討現今體雕市場最令人憂心的「仿冒機」問題。 論及體雕市場,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冷凍減脂」可說是近年來非侵入式體外塑身的重點療程,會有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2歲男童,常甩頭、翻轉眼球,多年前被診斷為妥瑞症,但因病情不嚴重未接受治療。沒想到某日放學途中,不經意對陌生人晃頭、轉眼球,被當作是挑釁、翻白眼,當場被12位青少年揍到鼻青臉腫,造成身心嚴重創傷,影響生活及學業,家長才趕緊帶往醫院治療。 頻眨眼、清喉嚨等不自主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