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半數電影「菸」霧瀰漫 衛福部監測普遍級也躲不過、恐害孩子想吸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影大螢幕、電視節目「菸」霧瀰漫!國健署今(1)日公布委託世新大學研究影視內容菸品訊息監測調查結果發現,抽樣100部電影中,一半電影有菸品訊息露出,而電視新聞、電視節目比率也有1成左右,呼籲家長注意青少年可能因吸菸情節而有想要嘗試吸菸的念頭,該陪伴孩子看清影視作品,向菸說不。

該項調查是在2020年進行,抽樣100部電影中,50%電影有菸品訊息露出、計486次;其次是電視新聞的14.8%、計108次有菸品訊息露出;電視節目也有6.6%、計173次有菸品訊息露出。

國健署表示,影視作品常安排演員以菸霧瀰漫的吸菸畫面,表達成人的苦悶、不安、落寞及耍酷意象,但這可能成為另類兒少的影像菸害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無菸電影:從實證到行動(Smoke-free movies: from evidence to action)」報告指出,實證顯示電影中的吸菸畫面會讓人、尤其是青少年嘗試第一次吸菸。

國健署進一步分析發現,100部電影的電影級別內容、電影出現吸菸畫面的比率,依序由低至高為:普遍級、輔導15 級、輔導12級、保護級與限制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現菸品訊息的電影中,平均菸品露出次數以限制級電影最高,達27次,其次為15歲以上為收視族群的輔導15級電影,平均菸品露出次數為12.9次,再次之為普遍級,平均菸品露出次數為10.5次。

國健署強調,青少年接觸大量吸菸畫面,會提高其嘗試菸品的意願,已是不爭的事實,最好的杜絕方式,即是降低青少年接觸影音媒體中的吸菸畫面,提醒父母審慎選擇適宜青少年的影音節目,並留意吸菸鏡頭露出及其影響性,適時的針對菸品危害與電影意象進行機會教育,建議親子一同觀看,透過討論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了解孩子想法及與同儕關係,以保護下一代避免因為好奇、或同儕都吸菸的壓力,而嘗試使用任何菸品。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護採檢期間「被扣薪」爆怒火 陳時中開口協調:扣薪不宜啦!

某報「疫苗2/4空運來台」操作見光死? 陳時中急到加開記者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北市民政局今晚公布一名失聯的居家檢疫者,名字為「李泰穎」,昨入境時填寫的手機號碼是中國手機門號、檢疫地址則寫北市大同區的同一大飯店。今日行政人員欲聯繫,才發現這位「李泰穎」昨天根本沒入住飯店,甚至今早已退房。經北市府聯絡3次以上,並透過警政系統協尋未果,才依《傳染病防治法》公布失聯者姓名,盼外界幫...

閱讀詳情 »

環南市場爆出確診後,台北市虎林街附近、中正區某國宅又出現確診者。市長柯文哲今天拍板,北市開放7家醫院免費PCR採檢,並強調,原則還是要上網預約,不是隨到隨做。柯文哲今天在防疫記者會上指出,北市批發市場從7月1日至3日共篩檢13607人,找出69名陽性,特別是其中13位是以前的確診者,經過1個月後解隔...

閱讀詳情 »

北市長柯文哲愛將、立委蔡壁如一句「除非封城,否則台北不可能真的清零!」被解讀是在打臉柯。對此,柯文哲以「防不慎防」形容說,他講過很多遍「清零是目標」,但沒有疫苗就無法解除管制,因為新常態是強調「與狼共舞」與「疫情共存」。柯文哲上個月曾信心喊話表示,透過精準疫調,「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北市要完成清零是...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同島一命,一起抗疫!為了給醫護人員最堅強後盾,各界一共捐贈13台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呼吸神器)予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包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一台,聯華電子五台,民間集資五台,日亞光磊醫療公益基金會兩台。院長陳自諒感謝中央和企業及個人的力挺,一同善盡社會責任,守護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