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即時螢光顯影技術 開刀手術更精準

即時螢光顯影技術 開刀手術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大醫院發表「靛青綠即時目視導引系統」,將以往肉眼看不見的螢光染劑,直接投射在血管或組織,醫師在術中可即時觀察、追蹤螢光染劑移動,並精準切除病灶,不再需要反覆觀看螢幕對照。
螢光顯影追蹤病灶
台大醫院外科部教授陳益祥表示,靛青綠是注射於人體的醫用螢光染劑,目前廣泛使用於各式外科手術,主要用來偵測血管灌流或淋巴流向,包括觀察腫瘤分布情況、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血管情形,乳癌淋巴結的可轉移位置,或確認移植器官血流灌注狀況。
新技術肉眼可直視
不過,目前靛青綠螢光顯影技術,必須透過螢幕才能看見,醫師得一邊看著螢、一邊確認手術部位,才能大概知道螢光顯影位置;現在利用「靛青綠即時目視導引系統」,以雷射做為光源,將可見光直接投射在不可見螢光的手術位置,如血管或組織,就能直接觀察並追蹤螢光染劑流體移動,精準得知病灶位置。
高品質手術服務
陳益祥教授強調,手術結合螢光部位直接標示,對於新進外科醫師非常有幫助,也減少資深醫師傳承手術技術的困難,病患也可得到較好品質的手術服務。
最快3年內上市
這項技術由台大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台灣大學資工所,以及萬芳醫院,組成的螢光顯影研發團隊共同開發,目前尚未進入實體製造階段,預計3到5年內即可上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癌末與慢性缺血性中風等病患,花蓮慈濟醫院與生技業者合作,運用幹細胞治療急性腦中風、慢性缺血性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等疾病,進行臨床試驗,提供給病患新的治療選項;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指出,以自體周邊血幹細胞治療腦中風為例,2006年就透過自體周邊血幹細胞進行腦中風治療人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掌握搶救黃金期,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關鍵。曾有一名50歲男子,因胸部悶痛不適就醫,急診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欲緊急進行心導管治療時,患者卻突然因「心室顫動」失去意識,急診團隊共進行了21次電擊和CPR,才使患者恢復脈博,並由心臟科團隊迅速完成心導管治療,奇蹟般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