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原來這就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這五點也太簡單了,輕鬆就能降低血糖~家裡長輩超需要!!

原來這就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這五點也太簡單了,輕鬆就能降低血糖~家裡長輩超需要!!

高血糖現在是一種流行疾病,雖然有降糖藥可用,但最好的方法就是患者自己進行監控。那麼高血糖患者應如何控制餐後血糖,才能穩定病情?

自我管理除了飲食、運動、服藥外,還包括對血糖的自我監測,那麼合理的飲食就顯得特別重要。一般來說,糖尿病病友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1. 每餐吃八分飽

我們所進食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大部份都會被身體轉化成血液的葡萄糖(血糖),會造成餐後血糖迅速上升。高血糖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糖的攝入,每餐維持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可以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所以一次不要吃太多,有七八分飽就可以了。

 

2.各種食物均衡搭配

 

糖尿病飲食講究營養均衡,建議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並做到粗細、葷素均衡搭配。若是為了避開膽固醇含量高食物,而不吃肉、蛋類食物,每餐都吃大量主食,這樣做不但會使餐後血糖難以控制,還會造成營養失衡。應該什麼都吃一點,什麼都要做到適可而止。

 

3.根據血糖生成指數選擇主食

糖尿病患者飲食最重要的是,要多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主食。

「血糖生成指數」是指,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相對於等量的葡萄糖而言升高餐後血糖的能力。血糖生成指數大於70是高升糖食物,小於55的稱為低升糖食物。

 


血糖生成指數低的主食,如蕎麥、燕麥、玉米等,它們進入胃腸後停留時間較長,餐後血糖峰值也較低。血糖生成指數高的主食,有饅頭、麵條、白米飯等,它們消化吸收快,餐後血糖峰值也高。

有些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高脂肪食物,同樣會嚴重影響體重及心血管健康,選擇食物時要多留意。

 

4.注意加工方法

越是精細加工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越高,澱粉的糊化程度也直接影響血糖生成指數,如白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數要比乾飯高很多。要控制餐後血糖,一般掌握好粗比細好,乾比濕好,稠比稀好,就能有效控制。

 

5.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的辦法,可以減少血糖波動,有效降低餐後血糖,也可避免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via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持續擴大,今日又再新增2名本土確診。部桃院內醫護人員站在前線抗疫,外界湧入不少物資,有媒體報導,部桃內人員表示院內N95口罩較缺,不過部桃下午就發聲明稿澄清,指揮中心已給齊物資,「真的不用特別捐贈」。部桃感染事件今日又再新增2名本土確診,為案852確診護理師照顧病患及病患女...

閱讀詳情 »

桃園醫院群聚感染,首度驗到變種病毒還有L452R新位點變異,甚至懷疑第一位染疫醫師可能無症狀就傳染。讓感染科名醫黃立民警告,這可能是台灣疫情最危險的一波。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提醒,至少要觀察到2月4日,之前絕對不能鬆懈,黃立民甚至認為,要觀察到台商返鄉潮結束後比較安心,在這之前都要落實防疫指引。 武漢...

閱讀詳情 »

境外移入再加一例!2020年底來台工作的丹麥籍技師,離台前自費採檢確診,入院治療。這名技師是塑化廠設備廠商,14日~16日到嘉義新港廠區工作兩天,工作期間都在廠區內,也都有配帶口罩。期間17名接觸者,廠方已經進行居家隔離,新港鄉公所也進行周邊環境消毒。不過16日~20日確診這4天自由活動期間去了哪裏...

閱讀詳情 »

部桃醫院爆發院內感染,過去一週醫護人員壓力很大,有護理師PO文曝光現況,說當時很多人壓力大到哭了,王必勝也發出院內照片,只見一名護理師穿著全身防護衣、戴N95口罩包緊緊,很多人看了都相當心疼,直呼醫護人員真的辛苦了。特地製作感謝影片,寫下謝謝各界暖心,部桃爆發院內群聚後,各方愛心物資不斷湧入,讓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