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原來這就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這五點也太簡單了,輕鬆就能降低血糖~家裡長輩超需要!!

原來這就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這五點也太簡單了,輕鬆就能降低血糖~家裡長輩超需要!!

高血糖現在是一種流行疾病,雖然有降糖藥可用,但最好的方法就是患者自己進行監控。那麼高血糖患者應如何控制餐後血糖,才能穩定病情?

自我管理除了飲食、運動、服藥外,還包括對血糖的自我監測,那麼合理的飲食就顯得特別重要。一般來說,糖尿病病友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1. 每餐吃八分飽

我們所進食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大部份都會被身體轉化成血液的葡萄糖(血糖),會造成餐後血糖迅速上升。高血糖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糖的攝入,每餐維持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可以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所以一次不要吃太多,有七八分飽就可以了。

 

2.各種食物均衡搭配

 

糖尿病飲食講究營養均衡,建議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並做到粗細、葷素均衡搭配。若是為了避開膽固醇含量高食物,而不吃肉、蛋類食物,每餐都吃大量主食,這樣做不但會使餐後血糖難以控制,還會造成營養失衡。應該什麼都吃一點,什麼都要做到適可而止。

 

3.根據血糖生成指數選擇主食

糖尿病患者飲食最重要的是,要多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主食。

「血糖生成指數」是指,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相對於等量的葡萄糖而言升高餐後血糖的能力。血糖生成指數大於70是高升糖食物,小於55的稱為低升糖食物。

 


血糖生成指數低的主食,如蕎麥、燕麥、玉米等,它們進入胃腸後停留時間較長,餐後血糖峰值也較低。血糖生成指數高的主食,有饅頭、麵條、白米飯等,它們消化吸收快,餐後血糖峰值也高。

有些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高脂肪食物,同樣會嚴重影響體重及心血管健康,選擇食物時要多留意。

 

4.注意加工方法

越是精細加工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越高,澱粉的糊化程度也直接影響血糖生成指數,如白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數要比乾飯高很多。要控制餐後血糖,一般掌握好粗比細好,乾比濕好,稠比稀好,就能有效控制。

 

5.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的辦法,可以減少血糖波動,有效降低餐後血糖,也可避免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via

相關推薦

正常的腳趾是直直朝前的狀態,但若大拇趾開始往外側傾斜,就要當心可能是拇趾外翻了!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輕微的拇趾外翻可以靠復健、輔具來矯正、避免惡化,但若外翻角度大於40度,甚至腳趾重疊時,則恐需採手術治療以改善不適。  嚴重的拇趾外翻會造成患者行走上的疼痛與不適,因此若拇趾開始往外側傾倒...

閱讀詳情 »

滿腹「黃金」超痛苦!緯來《醫次搞定》日前討論「腸胃道」主題,主持人小禎自爆,小時候嚴重便秘,竟長達一個月沒上廁所:「當時臉色發黑,滿口腔都是屎味,八寶粥一吃就吐!」誇張現象嚇壞錄影現場來賓。 醫生表示,女生因為子宮易壓縮腸道、以及女性賀爾蒙會抑制腸胃蠕動,這些原因讓女性天生排便不順比例又更高,提醒大...

閱讀詳情 »

▲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者,應評估接種疫苗需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疾管署今(14)日公布北部發生一起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引發國內接觸者感染的家庭群聚事件,指標個案的30多歲男性,今年5月22日至7月29日曾前往越南工作,7月22日發病,在當地就醫後未改善,返...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暑假過後,孩子胖一圈不是你的錯覺!董氏基金會提醒,201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分析學童的日周期與年周期律動,發現兒童在夏季增加體重較多,全因為與上學日相比,兒童在飲食、身體活動、睡眠、使用3C等方面都出現負面影響,暑假如同是一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