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以前都做錯了!

 


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不少人對雞蛋的存放和食用存在誤區,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儲存雞蛋小竅門

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以前都做錯了!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 1.冰箱中雞蛋不可小頭在上 /

大家買回雞蛋後,一般會直接把雞蛋亂放到冰箱中,但是正確的存放方法是放時候要大頭朝上,小頭在下,這樣可使蛋黃上浮後貼在氣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黃,也有利於保證蛋品質量。

/ 2.雞蛋不可橫放保存 /

雞蛋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溫度較高時,蛋白黏液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會慢慢脫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這時如把雞蛋橫放,由於蛋黃比重比蛋白小,蛋黃就會上浮,靠近蛋殼,變成粘殼蛋。所以雞蛋不宜橫放保存。

/ 3.雞蛋忌與揮發性物質同裝運 /

因為此類物質如蔥、姜、辣椒等的強烈氣味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孔滲入雞蛋中,加速雞蛋變質。

/ 4.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 /

因雞蛋取出後在室溫下會“發汗”,小水滴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會很快透過蛋殼深入蛋液內層,所以雞蛋已不能保質,要馬上食用。

/ 5.雞蛋存放前不可用水沖洗 /

有些雞蛋的外殼很髒,人們喜歡清洗後再存放,以免污染其他食品。但清洗會破壞雞蛋原有的外蛋殼膜,使細菌和微生物暢通進入蛋內,加速雞蛋變質。可以用保鮮袋或膜包起來再放,就不會造成污染了。

/ 6.有獨立的存放空間 /

在沒有條件冷藏雞蛋的時候,要盡量用干淨的紙或布做成雞蛋形狀的空穴,使每個雞蛋有獨立的存放空間,並且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氣裡。這樣可以減少細菌和微生物侵入的機會,能夠延長雞蛋的保存時間。

 

雞蛋的保質期

雞蛋變質的時間與存放時的溫度、濕度緊密相關。

夏季在室溫下存放30天~35天、冬季在15℃以下存放40天~50天,一般不會變質。

在溫度高和潮濕的南方,保存25天~40天就可能變質。當溫度高於25℃時,雞蛋變質腐敗的時間將明顯縮短。

雞蛋的生產日期是指雞蛋被母雞產出的時間,而非出廠日期或包裝的時間。越新鮮的雞蛋質量越好。

除了雞蛋的存放之外

一些食用雞蛋上的問題也常常困擾著我們

看看下面這些問題是不是你經常糾結的

 

雞蛋食用tips

/ 1.中老年人不必怕食蛋黃 /

傳統觀點認為雞蛋黃含膽固醇高,是直接造成人類發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腦中風的罪魁禍首。所以,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敢吃雞蛋黃。

鑒於雞蛋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2、B6、D、鐵、鈣、磷等營養成分,專家認為,老年人每天吃1至2個雞蛋(包括蛋黃)是有益健康的,當然,也不宜食之過多。

/ 2.旺雞蛋(毛雞蛋)不宜吃 /

旺雞蛋即孵化小雞而沒出的蛋。因溫度不適或感染病菌,蛋內胚胎死於蛋殼內而停止發育。有人認為這種死胎蛋營養價值高,而且可以治多種病,實際上沒有科學根據。

因為,這種蛋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都已發生變化,絕大部分被胚胎利用和消耗了,所剩養分甚微。經測定,死胎蛋內幾乎100%含有病菌。食用這種蛋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

/ 3.雞蛋禁用紅藥水染紅 /

我國民間有用紅藥水把雞蛋染紅以示喜慶的習俗。紅藥水又叫紅汞,屬外用消毒藥,不可內服,因內含有毒的汞。

紅藥水煮雞蛋時汞會穿過蛋殼表面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再透過蛋殼內的一層薄膜,進入蛋白和蛋黃,人食後便會引起中毒。辦喜事若確實需要把雞蛋染成紅色時,應選用食用紅色。

雞蛋的儲存與食用存在這麼多誤區

中了不止一槍的人舉手!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街頭巷尾咖啡連鎖店林立,煮完的咖啡渣多數被丟進垃圾筒,其實它們的功能還真不少,多數店家都很樂意提供不用的咖啡渣,所以不妨將這項免費的資源收集起來,減少垃圾,發揮大大妙用!有「咖啡博士」之稱的台灣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王裕文表示,咖啡渣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放菸灰缸中除臭。因為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有算過自己1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是否有「坐」超過8小時以上呢?即將邁入新的1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的目標吧!根據1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若少於8小時,憂鬱及焦慮程度比久坐超過8小時者更低。 &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指出,肌少型肥胖症患者,患有慢性疾病的機率也比較高,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而缺乏維他命D2、吸菸也是造成肌少型肥胖症的因素之1。為此,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國人肺癌的發生率持續攀升,但因為早期沒有症狀,往往發現時都已是中晚期,以至於存活率不佳。成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黃莉婷醫師表示,歐美大規模的研究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在高肺癌風險的族群中,可早期偵測能治癒的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20%。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 敏銳偵測肺部節結低劑量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