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及早預防失明 護眼從小做起

及早預防失明 護眼從小做起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視覺障礙者約有五萬七千人,而有些造成失明的原因是可以預防的,例如年紀越輕就近視的人,較容易高度近視超過六百度,其中10%會導致失明,但若從小開始護眼,是可以預防和控制近視度數,避免失明。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多戶外活動」為預防近視及控制度數的秘訣;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兒童假日看電視、上網打電腦及打電動的時間平均約在4.4小時,但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該超過一小時。

邱淑媞建議,家長可掌握以下三要訣,保護孩童視力;第一,每日應從事戶外活動二至三小時以上;第二,多注意兒童近距離用眼時間,每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若家中兒童未滿兩歲,應避免看螢幕,兩歲以上兒童,每天看螢幕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第三,一年定期檢查視力一至兩次。

另外,家長也可以從兒童日常習慣觀察是否有視力問題,如孩子經常瞇眼、揉眼睛、近距離看東西等現象,都可能是發生近視的徵兆,若有以上問題,父母應盡早帶小孩到眼科檢查,及早發現矯正,避免視力惡化。

邱淑媞署長強調,一旦發生近視將終生近視,建議家長多鼓勵孩童從事戶外活動,從小培養興趣,養成戶外運動的好習慣,不僅保護眼睛,促進身體健康,還能增進親子關係,與孩童一起迎向光明的未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5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2歲老翁,一直有排尿不順、夜尿以及頻尿等問題,起初以為是年紀大,直到有天突然感到全身無力、尿不出來,甚至意識不清才緊急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嚴重肥大,造成尿液逆流導致腎衰竭;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醫師陳聖復表示,該名患者攝護腺明顯肥大,體積約為75ml,是正常人的三...

閱讀詳情 »

人隨著年齡增長、老化,眼睛會產生老花、白內障等問題,但3C產品普及化後,愈來愈多人讓眼睛暴露在藍光的傷害下,高度近視患者增多,罹患白內障的年齡不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型的早發性白內障也有增加的趨勢。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藥物療法被證實能有效治好白內障,接受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 眼睛內的水晶體是...

閱讀詳情 »

家有過動兒,父母親心力交瘁的程度可想而知。究竟過動症是如何造成的?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指出,過動症與過敏症狀有密切關聯,如果幼兒學童有罹患鼻炎、濕疹、氣喘等2種以上過敏症狀,則過動症風險為沒有過敏學童的2至3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指出,過動症的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閱讀詳情 »

總是透過影片帶給眾人歡樂的蔡阿嘎、二伯,如今家中增加小小新成員「蔡桃貴」,萌味十足、活潑好動的模樣,讓不少人都成為其忠實粉絲。 蔡阿嘎笑說,2人在生孩子前討論到完美的狀態,就是孩子遺傳到二伯的外表,搭配自己的個性,沒想到願望成真!蔡桃貴個性活潑好動,和蔡阿嘎很相似。「他除了睡覺之外,一直在動,像一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