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及早預防失明 護眼從小做起

及早預防失明 護眼從小做起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視覺障礙者約有五萬七千人,而有些造成失明的原因是可以預防的,例如年紀越輕就近視的人,較容易高度近視超過六百度,其中10%會導致失明,但若從小開始護眼,是可以預防和控制近視度數,避免失明。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多戶外活動」為預防近視及控制度數的秘訣;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兒童假日看電視、上網打電腦及打電動的時間平均約在4.4小時,但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該超過一小時。

邱淑媞建議,家長可掌握以下三要訣,保護孩童視力;第一,每日應從事戶外活動二至三小時以上;第二,多注意兒童近距離用眼時間,每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若家中兒童未滿兩歲,應避免看螢幕,兩歲以上兒童,每天看螢幕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第三,一年定期檢查視力一至兩次。

另外,家長也可以從兒童日常習慣觀察是否有視力問題,如孩子經常瞇眼、揉眼睛、近距離看東西等現象,都可能是發生近視的徵兆,若有以上問題,父母應盡早帶小孩到眼科檢查,及早發現矯正,避免視力惡化。

邱淑媞署長強調,一旦發生近視將終生近視,建議家長多鼓勵孩童從事戶外活動,從小培養興趣,養成戶外運動的好習慣,不僅保護眼睛,促進身體健康,還能增進親子關係,與孩童一起迎向光明的未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5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53歲的蔡先生沒有三高問題,20年前在海邊被珊瑚礁刮傷雙腳腳踝,回家後自行塗抹消炎藥膏、外傷藥膏,傷口卻無法癒合。多年來四處求醫,仍反覆發炎、潰瘍,甚至流膿有異味,範圍擴大為12乘15公分以及6乘12公分,經醫師診斷可能需要截肢,期間更曾出現敗血症,危及生命。傷口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37歲男子因為發現脖子有腫塊而就醫,檢查發現患者頸部之所以有腫塊,是因為罹患了鼻咽癌,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頸部,才會發生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得知自己正值壯年卻罹癌,使得他的心情大受打擊,所幸新竹馬偕戒檳班護理師即時介入,教導他口腔檢查和保健等衛教宣導,並幫助他下定決心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為維護國民健康,避免食品中所含人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之危害,讓民眾食的安心,於105年4月22日發布訂定「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自107年7月1日(以製造日期為準),食品中不得使用不完全氫化油(部分氫化油)。依據該公告,「不完全氫化油」係指經氫化處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歳謝小朋友因輕微咳嗽持續發燒3天,6月8日至嘉義長庚門診就醫,媽媽主訴3歳弟弟也已發燒住院5天,擔心是交互感染,經理學檢查發現右側中耳耳膜光照下模糊不清,疑是中耳炎引起發燒,因兩位小朋友病情穩定,且活動力不錯,嘉義長庚即透過電子轉診平台,轉診至新港昌模小兒科診所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