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反覆流鼻血1個月 常挖鼻孔惹的禍?不料竟是鼻咽癌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覆流鼻血當心不是「挖」出來的,而是癌症找上門!門診就收治一名62歲男子,出現反覆流鼻血的情形將近1個月,原本以為是自己經常挖鼻孔導致流鼻血,但症狀持續這麼久,連家屬都覺得不對勁,帶往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鼻咽癌第三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該名男子過去雖有胃潰瘍及痛風病史,但無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等習慣,檢測結果顯示曾感染過EB病毒(EBV)。

男子最後在頭頸癌團隊建議下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儘管在放療期間發生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脫皮變黑,口水變少導致口乾,吞嚥疼痛等症狀,但在放療結束1至2個月即逐漸改善。

洪文欣指出,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及亞硝胺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EB病毒與鼻咽癌亦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醫師提醒,鼻咽癌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顏面的麻木感,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

洪文欣強調,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而目前頭頸癌皆由多專科不同領域醫療團隊進行療護,達到最大的治療效益。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頻寬增4倍仍不敵瞬間爆量! 口罩實名制上路不到半小時健保網卡住

防中國也防港澳! 港澳人士來台得隔離14天、國人赴港澳要申請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黃信峯/綜合報導 「因生理期不規律,經期來之前焦燥易怒,來之後又要面臨劇烈經痛以及血崩般的大量血塊」近日一名邁入30歲輕熟女的OL抱怨後,驚覺不止她,包含二十出頭的同事,以及四十多歲面臨更年期的親戚,這些不同年齡層的女性都面臨類似的問題。而這些其實都算是很容易發生在你我之中的「女性病」!忙碌的現...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轉型已成為產業競爭力重要指標,更透過智慧科技擴大多元應用進一步帶動產業數位轉型。經濟部技術處積極投入智慧科技與醫療照護的結合,打造智慧照護創新體驗,支持工研院研發照顧機構AI人工智慧感知照顧系統,攜手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附設橫溪恩主公護理之家共同合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日前才公布國內出現首起本土Omicron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觸者的一名80多歲洗腎婦人,從確診到死亡僅16天。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腎臟專科醫師姜至剛就向政府喊話,認為要更加強針對台灣洗腎病友的疫苗接種,因為台灣洗腎存活率佳,背後靠的是各醫療專科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