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反覆流鼻血1個月 常挖鼻孔惹的禍?不料竟是鼻咽癌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覆流鼻血當心不是「挖」出來的,而是癌症找上門!門診就收治一名62歲男子,出現反覆流鼻血的情形將近1個月,原本以為是自己經常挖鼻孔導致流鼻血,但症狀持續這麼久,連家屬都覺得不對勁,帶往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鼻咽癌第三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該名男子過去雖有胃潰瘍及痛風病史,但無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等習慣,檢測結果顯示曾感染過EB病毒(EBV)。

男子最後在頭頸癌團隊建議下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儘管在放療期間發生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脫皮變黑,口水變少導致口乾,吞嚥疼痛等症狀,但在放療結束1至2個月即逐漸改善。

洪文欣指出,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及亞硝胺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EB病毒與鼻咽癌亦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醫師提醒,鼻咽癌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顏面的麻木感,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

洪文欣強調,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而目前頭頸癌皆由多專科不同領域醫療團隊進行療護,達到最大的治療效益。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頻寬增4倍仍不敵瞬間爆量! 口罩實名制上路不到半小時健保網卡住

防中國也防港澳! 港澳人士來台得隔離14天、國人赴港澳要申請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延燒,前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痛批,「指揮中心嚴重欠缺防疫邏輯」才會害醫護人員染疫,此話一出引來網友怒轟。邱淑媞今天再度發文反擊,直指民進黨「網軍出征,謊言甩鍋、暴民政治,能保護醫護人員與他們的家屬嗎?」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各方都有很多指教,「但在戰略面認為隔離目前相對重要」。他...

閱讀詳情 »

中國武漢,因為肺炎疫情宣布封城,到今天剛好屆滿一周年。有家住當地的民眾,就在個人微博上,PO出自行拍攝剪輯的影片,命名為「武漢日記」,紀錄封城後的慘況。吸引約480萬名網友關注追蹤。「武漢日記」影片,「今天是2020年1月23日小雨有霾,新型冠狀病毒實際從武漢向外界傳播,武漢市決定從今天開始封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中,跟心血管相關的疾病就有4項,但有些台灣男人卻是嘴硬?國內調查發現,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有近8成曾吸菸,卻在急性梗塞發作後,仍有3成5未戒菸;而男性在中風後,也還有2至3成未能戒菸,讓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直呼,民眾對吸菸造成心血管危險的認知仍然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颼颼,不少人為了暖和身體,喜歡泡湯去,一方面禦寒,一方面兼具放鬆、紓壓、解除疲勞的效果,但泡湯時可有些眉角要注意,國健署就列出6大要項,提醒民眾時間勿超過15分鐘、溫度勿超過40度等,尤其泡湯後千萬不要太快起身,否則恐因暈倒發生意外。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