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本土Omicron首死是洗腎患 台大名醫喊話「補強」得這樣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日前才公布國內出現首起本土Omicron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觸者的一名80多歲洗腎婦人,從確診到死亡僅16天。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腎臟專科醫師姜至剛就向政府喊話,認為要更加強針對台灣洗腎病友的疫苗接種,因為台灣洗腎存活率佳,背後靠的是各醫療專科跟健保長久以來投入的寶貴資源。台大醫院也觀察到,受疫情效應影響,願意在家​​腹膜透析的患者增加。

姜至剛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及生活型態改變,慢性腎臟病人數逐年增加,一旦腎臟功能惡化,往往須長期洗腎,但不論是選擇到醫院血液透析,還是在家自行腹膜透析,兩者效益其實不分上下。

台大醫院腹膜透析中心目前就收治近400多位病人,從衛教、透析狀況的追蹤、回診與評估,全由醫護團隊一路照護。

姜至剛說,血液透析需要人力、機器跟空間,以台大醫院為例,治療人數就無法一直往上擴大,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大家都不出門,偏偏不能不洗腎,但又擔心到醫院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的人不少,導致轉向腹膜透析的人有在增加,以台大醫院為例,占比就達到了3成。

姜至剛強調,醫療進步,目前透析方式十分好,不管是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效果差不多,差別只在於自己適合哪一種,若想回歸工作,腹膜透析相對自主性更高,可以選擇在家機器換液或自己動手換液,上班時只要多帶一袋藥水置換。

有機器代勞排出毒素,也不能不忌口!姜至剛提醒,洗腎病人更要注重營養,要吃得夠營養、 蛋白質要足夠,才能延緩腎功能繼續低下,尤其要注意的是飲水量、電解質跟磷,其中高血磷就易生有毒物質,造成血管鈣化,副作用是強的,因此最好少吃添加物跟加工食品,原型食物跟植物性蛋白質都是很好的,這樣洗腎的效果才能維持得更久。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明傳播鏈還10條 準備共存?陳時中鬆口:有規畫輕症確診在家隔離就好

日本擬3月開放國門「台灣列首波」 對等開放日本來台?陳時中say no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的防疫作為,台灣在2020年可謂是全球的模範生,但疾病帶來的不確定性仍讓民眾惴惴不安。根據統計,即使在疫情相對平穩的台灣,精神科在2020年因為焦慮、憂鬱症狀求診的病人仍有相當的成長;2021年五月起,國內疫情大爆發,身心暨精神科門診出現更多病人帶著不安的情緒來到...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自危,除了做好消毒與防護外,提升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從自身最根本加強,強大的免疫力就是打贏這場防疫之戰最大的後盾,而想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做呢?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表示,最主要就是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除了日常生活飲食均衡外,也可以針對特定營養素補充,來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讓免疫力提...

閱讀詳情 »

疫情持續嚴峻,疫苗施打成為民眾所關心的議題。近日擴大疫苗接種,殘劑的處理成為最大的問題,有不少專家、醫師建議可以仿照韓國,讓30歲以上的民眾預約接種殘劑,昨(24)日中央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會在全國防疫會議與各縣市討論後作決定,給大家一個做依循。稍後9:30分副指揮官陳宗彥將會於全國防疫會議後,說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76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數字都來到低點。陳時中還特別強調,今新增本土病例中有34例是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是在控制之內,等於只有42人是在社區傳播,做好疫調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