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苗供貨吃緊,是在等不確定性高的國產疫苗?

撰稿/資深媒體人 馬華

自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國人除了關心本土疫情是否控制以外同,樣也非常關心是否打得到COVID-19疫苗,然而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底台灣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僅 32.82%,仍有大多數民眾連第一劑都打不到,甚至近期有地方政府反映餘量不足,恐面臨停打疫苗的情形,發生這種情況究竟是因為國際間疫苗不足導致政府買不到疫苗?還是沒有打算買疫苗而全面改打國產高端疫苗呢?

截至7月30日止國內COVID-19疫苗自購及日本、美國、捷克、立陶宛、斯伐洛克等國贈送的到貨量約950萬劑,而根據統計國內接種共 8,088,871 人次,疫苗剩下的量已經不多,包括新北市、雲林縣、苗栗縣、嘉義市等縣市都因為疫苗配發不足,紛紛推遲7月30日至8月6日第4輪AZ疫苗接種期程,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8月3日後的疫苗量仍在調度,可能會擠壓到後續補習業人員的疫苗施打量。
至於為什麼發生疫苗供貨吃緊的情形,除了AZ跟莫德納數量不足外,外界就有在質疑是為了要幫已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鋪路,但高端疫苗最令人詬病的地方在於,高端僅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是全球首款尚未進行第三期臨牀試驗就取得EUA的疫苗,不少人認為沒有足夠的保護力,而且高端疫苗沒有獲得國際間的認可,無法出國該怎麼辦?

筆者則認為,既然疫苗有空窗期且大多數民眾不敢施打高官疫苗,政府就該投入更多資源購買足夠數量的疫苗,連日本、立陶宛都會上萬劑的疫苗送給台灣,國際間真的有疫苗荒嗎?相信我們的政府是有錢向各個國家買疫苗的,而不是等待其他國家捐贈給台灣,更不是以「賭博式」的心態期待不確定性非常高的國產疫苗能夠對抗瞬息萬變疫情。

相關推薦

當這座國際大城市在一夕之間全面靜止,令人措手不及。 如此蕭條寂寥的東京,這七年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當安倍首相宣布緊急事態宣言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還記得那時在百貨公司一樓買替自己慶生的切片蛋糕,就在下一個要輪到我點時,卻聽到大廳廣播:「明天開始將全面停業,造成不便還請見諒。」 那一瞬間我的情緒非常...

閱讀詳情 »

提倡外帶與電子化的過渡期 大家都努力適應著 使用電子支付的行為將會越來越普及,一起跟上腳步吧! 在新冠肺炎影響下,外帶與叫外送有高漲的趨勢,間接改變了日本人的消費習慣,還有因為日本從二〇一九年開始調升消費稅,如果在便利商店或超市裡購買食物,想當場內用的話就必須付百分之十,若外帶則是維持百分之八。這決...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升溫,篩檢需求遽增,昌益事業群捐贈「負壓防疫組合屋」予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表示,「負壓防疫組合屋」不僅有效提升篩檢量能,同時並減少一線醫護團隊因穿著多層防護衣,在執行篩檢時因炎熱天氣所造成的悶熱不適,也讓民眾有更好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