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因疫情趨緩,衛生福利部於今(24)日上午的行政院會宣布,從3月1日至31日漸進放寬防疫措施。其中,戴口罩的措施放寬,室內外運動拍照以及開車時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是單獨開車,可不戴口罩。同日下午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再次重申更多細節。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周邊國家疫情嚴峻,仍不可過度鬆懈。(圖/截取自行政院記者會)


國際疫情趨緩 然周邊國家疫情仍持續升溫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全球疫情趨緩,但周邊國家仍在升溫,因此邊境檢疫不能過度放寬。不過春節期間,本土的疫情下降,顯示Omicron並未因人潮流動而散播;目前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Omicron,在台灣的Rt值為1左右,疫情穩定可控。另外與他國做比較,不論是確診人數或各方面的評比,台灣的成績斐然。


周志浩表示,從研究與統計可知,Omicron潛伏期短,能在10天前檢測發現;如超過10天才驗出,Ct值也極高,難以傳染。因此3月1日起將逐步放寬國內管制措施。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醫院、長照機構的探病及訪客管理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口罩禁令放寬 入醫院探視則「有條件」放寬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從3月1日起,運動、合照可免戴口罩。羅一鈞提醒,仍需要攜帶口罩,不能保持社交距離,就戴上去。同時他補充,如果是單獨開車,貨車內全屬於同住家人,可免戴口罩。另外超市等各場所也可試吃,宴席中也可敬茶敬酒;另外過去1名學生確診,該班停課14天的規定,未來也將放寬至該班停課10天,另以大規模篩檢等措施,決定停課的時間與範圍。維持不變的為「實聯制」,進入各場所仍須落實。


3月1日起,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的醫院與長照機構維持僅特殊情形探病與探視;其他縣市則「有條件」放寬,入院前可免持3日內篩檢證明的條件,改為接種第3劑並出示證明。如確定病例發病3個月內也可免篩檢。最後,搭船或搭機前往離島前須快篩的規定,也將於3月1日起取消。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將適度解封部分禁令。(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將適度解封部分禁令。(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警戒分級取消 迎接經濟防疫新模式


陳時中表示,目前使用的警戒層級是從SARS過後於COVID-19疫情間採用的警戒措施,然Omicron的特性已不適用這項警戒分級,因此未來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將不再使用警戒,而是每個月滾動式檢討防疫的限制


取消警戒分級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 口罩鬆綁1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將適度解封部分禁令。(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天皮膚換季問題多 中醫調理代謝體內老廢物質與溼氣
▸私密處困擾從少女到熟女都難逃 婦科醫師對症解除危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疫情指揮中心擬定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希望避免近距離接觸,減少感染風險,最近許多醫院診間也隔開了醫師與患者的距離,醫師與病人之間也必須距離1.5公尺,加上醫師戴上口罩,只是問診沒有實際接觸到醫師,讓不少患者感覺有點空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會早點接受手術。」一名58歲男性陳先生(化名),一年前發現右眼常常對不到焦,伸手時竟拿不到物品,看東西完全靠左眼,影響日常生活,被確診為白內障,因為錯誤認知且恐懼手術,以為藥物可以逆轉,拖了很久才接受手術,所幸開刀之後恢復正常視覺。白內障點藥無法痊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明明是同樣的藥物,有些人不會過敏,有的卻用藥後出現紅疹?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引發藥害賠償的痛風治療藥物Allopurinol、和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這些特殊藥物過敏反應與體內基因有關。所幸,隨著醫學研究向精準醫療邁進,新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起大學2人確診事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啟動全遠端教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個案(第380例),是日前台師大無來源感染者室友,台師大特別出面說明,該校4月6日已採用遠距教學,學測第2階段也將採用全書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