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渴、頻尿不堪其擾? 小心高血糖上身

口渴 頻尿不堪其擾? 小心高血糖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前兆? 小心高血糖上身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準提升,現代人經常性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又缺少運動,就容易出現慢性病症狀,根據2018年衛福部統計國人慢性病盛行率顯示,平均每四人至少有一人有三高的徵兆,相較十年前有明顯提高的跡象,三高之中的糖尿病則有越來越年輕化的傾向,除了缺少運動之外,飲食不健康更是引起高血糖主因之一!

台中開業醫江瑞田院長說明,高血糖分為廣義高血糖及狹義高血糖兩種情況。所謂廣義高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血糖過高的現象,而狹義的高血糖,是指血糖在正常與糖尿病之間數值偏高的這個狀態,如果以空腹來說,一般正常血糖值為100以下,那空腹血糖值若在126以上就是糖尿病,數值介於100~125中間稱為高血糖,也是俗稱糖尿病前期,需開始注意飲食、持續規律運動,否則就有極大的機率晉升成糖尿病,終其一生需與糖尿病共存。

高血糖產生? 慢性病併發症前兆

江瑞田院長說明,一般糖尿病患者會引起高血糖不外乎是飲食、運動和藥物三者沒有搭配監控,若長期性忽略這點,造成高血糖狀況持續發生,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就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後果不堪設想!江院長指出,高血糖除了是糖尿病的病況之外,若患者本身可能有心肌梗塞、中風的病況但徵兆不明顯,有時候就會以高血糖來表現,作為初期的病兆,若病患本身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告訊息,持續性的讓症狀產生,就有可能導致不可逆的狀況產生!

飲食、運動和藥物 三者搭配監控是關鍵

江瑞田院長指出,糖尿病友要有效預防高血糖的狀況發生,飲食、運動和藥物三者搭配缺一不可,在飲食上要控制熱量,避免醣類過度攝取,在運動上除了從事以消耗熱量為主的有氧運動之外,肌力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透過肌力訓練可以增加全身的肌肉,當肌肉越多代謝越快,血糖容易維持在正常的數值上,而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相對也較高,更能有效達到穩定血糖,另外再搭配醫生建議、規律定量用藥,保持正確的觀念,定期自我監測血糖,才是有效穩定血糖、控制病情的不二法門。

自動記憶血糖機 穩定血糖有依據

江瑞田院長提醒,眾多醫師不斷呼籲,對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要素是定期監測血糖,養成良好的測量血糖習慣是穩定血糖的關鍵,因此挑選準確的血糖機最為重要,精準度需符合ISO15197:2013國際標準認證,使用上需簡易方便好操作,並擁有自動記憶功能,方便記錄血糖值變化,就診時可提供數據給看診醫師作為參考,讓醫師更準確的掌握病情,來達到有效控制糖尿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6歲的女性,每天服用蜂王乳,希望讓上圍更豐滿、皮膚更水嫩,但半年後發現,胸部常有疼痛感,還摸到硬硬的腫塊,趕緊到醫院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女子胸部的硬塊是良性乳房纖維囊腫,透過中藥和針灸治療,目前已摸不到硬塊。由於每位女性體質不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女性行房時要注意了!當有性行為時出現下腹疼痛,可能是因為過度激烈導致。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賴宗炫表示,愛愛時,若陰莖過度衝撞黃體,將使黃體破裂造成出血,嚴重恐要開刀治療。一般而言,女性在月經週期會產生卵泡,當卵泡發育到準備排卵時,就會破裂而排出卵子,卵子排出後,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家扶基金會公布「2014國中生志願服務參與經驗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曾參與志願服務的比例僅45.62%,不超過5成。而參加過的學生,反應多屬正面,有高達8成認為,可拓展生活經驗;7成表示獲得成就感;1成的人認為,有助於升學。本次調查中指出,有高達54.38%的國中生,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蒟蒻,以及燕麥、糙米等五穀雜糧富含纖維質,有民眾為了減肥,餐餐不吃肉類、也不吃蔬菜。醫師指出,長期高纖低熱量的飲食習慣,恐熱量攝取不足導致體能下降,以及電解質失衡造成心肺功能異常,建議減肥時飲食攝取仍要營養均衡。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洪耀仁表示,高纖飲食的好處很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