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跪膝,意想不到的收穫! 5公斤就這樣不見了!給自己2週,換一個不一樣的身體!

 

跪膝,意想不到的收穫! 5公斤就這樣不見了!給自己2週,換一個不一樣的身體!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人為什麼會膝蓋痛?膝蓋為什麼會磨損?積液和水腫是怎麼來的?平白無故怎麼會出現這些東西?膝蓋是一個關節,如果我們老做下蹲折疊的動作,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幹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膝蓋只能更磨損了。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煉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很多人說鍛煉有好處,那得看是在什麼情況下鍛煉。如果是在膝蓋已經磨損的情況下去鍛煉,那隻能是雪上加霜,越練越壞。

 

膝陽關穴雖然可以很好地緩解疼痛,但怎麼讓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

 

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讓它一開始就不磨損,一開始就讓新鮮血液潤澤過來。

 

而讓血液過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著走。這麼一跪您就會發現氣血輕而易舉地跑到膝蓋上來了,而且在跪著走時,會發覺腰也在扭動,腎也跟著補了。

 

跪著走兩三週後,您還會突然發現原來老掉頭髮的現像消失了。

 

另一方面,中醫稱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補肝臟的方法,相當於每天喝幾支杞菊地黃丸口服液,還不花一分錢,更不分什麼體質,效果還如此好。

 

有人說:“我跪不了,我去照片子了,醫生說我這裡有好多骨刺,這一跪肯定骨刺就扎著我,給我紮破了怎麼辦?扎一個窟窿就麻煩了。

 

”這是大家對骨刺的一種誤解。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像,每個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有骨刺。骨刺本身不會讓人產生疼痛,疼痛是因為骨刺旁邊的淤血壓迫神經造成的。

 

把淤血驅散,膝蓋自然就不疼了。但去照片子,卻發現骨刺一根沒少,還都在那兒立著 ​​呢。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個“刺靈”那個“消刺”的藥,其實它們消不了骨刺,只能把骨刺旁邊的淤血給化掉。

 

所以說骨刺消不消沒關係,並不妨礙我們去鍛煉。所以,練跪膝法一點都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練跪膝法除了能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外,還能讓您有很多額外的收穫。

 

 對想減肥的男士和年輕女士來說,跪膝法更是一個減肥秘法,比“敲帶脈”還快。此法減大腿上的贅肉最明顯。要想檢驗這個方法靈不靈,您回家拿皮尺先在大腿上量一下,然後每天跪20分鐘,3週以後再拿皮尺量,肯定讓您大喜過望。

 

很多人都試過這個方法,效果非常明顯。女士總抱怨贅肉都在大腿上,確實,這就是一堆廢物,不是肌肉。這時候我們得把新的氣血引過去,讓它把垃圾吸收起來排出去,所以跪膝走能減大腿肥。藍夢告誡大家:剛開始時膝蓋會很痛,要先適應幾天,先跪著別走,剛開始就先跪,等適應了再走。

 

  做完了跪膝法,再練金雞獨立,您會突然發現可以閉著眼睛站更長時間了。這是由於跪膝法已經把大量的氣血引到下肢了,下肢有力了,當然腳也就站得更穩了。

 

用金雞獨立可以引氣血把腳上6條經絡(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原穴沖開,這樣,氣血才會運行得更加持久有力。

 

那時,什麼關節炎、高血壓、糖尿足(一種因足部缺血而需截肢的病症),就都與您無緣了。

 

有的人用跪膝法,還不是每天20分鐘,有時候就跪10分鐘,不久他去換眼鏡的時候度數下降了50度。他都30多歲了,為什麼還有這樣的效果?因為練跪膝法養了肝,肝主筋,而膝蓋是筋之會,肝開竅於目,還通著眼睛。

 

如果在跪著走的時候,同時敲打一下左側心包經,那麼效果就會更佳。有高血壓的朋友,再點揉一下肺經的尺澤穴,您會立刻感到頭腦清明。

 

所以,學習防病的方法,一定要跟很多東西聯繫起來,不能認為跪膝法只是治膝蓋、頭上的穴位就只是治頭,要舉一反三,學一達百。有句話叫“飲半盞湖水,當知江河之滋味;拾一片落葉,盡享人間之秋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快了。

 

您如果不能每天積沙成塔,那個塔就老也積不起來,您得有好的方法,學習最主要的東西。其實最關鍵的方法就是聯想法,想想膝蓋還跟哪兒通著,還管什麼事兒?您一聯想就行了。

 

以上方法很簡單,適應症也極為廣泛,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練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心裡平靜,頭腦清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考季即將登場,考生及家長們也跟著緊張起來,許多考生日夜苦讀,只為了考上理想的好學校,但一場戰役考驗著體力、腦力、耐力,如何在最後衝刺階段發揮良好成績,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部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郭純伶醫師表示,要提升學習效能必須有適度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維持均衡飲食和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1)日晚間傳出桃園疫調人員出現身體不適,衛生單位立刻採檢,結果呈現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目前是流感與感冒好發季節,症狀都與新冠肺炎很像,也都會發燒,症狀上區隔不是很容易;陳時中也提醒,公費流感疫苗仍有幾十萬劑,呼籲仍然有機會接種。 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部立桃園醫院已有12例新冠本土個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統計,匡列隔離者共570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1波採檢應該結束,但沒辦法排完全排除有其他人感染,仍要保持警覺,住院病患將持續轉出降低醫療負荷。 確診接觸者採檢639人 匡列隔離570人 陳時中說明,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關將近,上班族趕在連假前加班將手邊的工作完成,回到家已經10點過後,簡單梳洗後,明明已累壞了,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明日成堆的工作,更難入眠,入睡時可能已經是午夜時分,早上鬧鐘一響,仍要拖著疲累身軀起床迎接一天的挑戰,每天惡性循環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失眠帶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