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內出現5跡象其中一項 小心口腔癌找上門

口腔內出現5跡象其中一項 小心口腔癌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有喝酒、嚼檳榔、吸菸等習慣者可得多注意,小心埋下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每年超過三千人死於口腔癌,其中又以中壯年族群為好發者,且和國人平均餘命80.9歲相比,口腔癌患者整整少了20年壽命。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除了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定期做好口腔黏膜檢查,及注意口腔黏膜變化,也是預防口腔癌的關鍵。

多重不良習慣者 罹患癌症風險高於一般人

根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6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在17,470位18歲以上民眾中,嚼檳榔者7成有吸菸習慣,6成6長時間有喝酒,檳榔、菸、酒等習慣皆有者近5成。王英偉署長表示,近年研究指出,嚼檳榔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高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較無使用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之風險更高達10.5倍,不可輕忽嚴重性。

男子口腔出現白色斑塊 竟是口腔癌徵兆

臨床一名葉先生,因工作緣故嚼檳榔習慣超過20年,但其實嚼檳榔3至5年期間,只要吃到刺激食物口腔就會反覆出現破皮潰瘍,約10年後還陸續發現口腔內發現白色斑塊,嘴巴張不開等症狀,但因不以為意,以為只要戒除檳榔就會痊癒,沒想到後續臉頰腫起,且口腔出現異味趕緊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所幸靠著意志力熬過艱難的治療與復健期,也讓他正視自己的健康。

拒絕檳榔且定期檢查 遠離口腔癌找上門

根據國民健康署追蹤至106年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情形,男性癌症病患中,口腔癌患者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風險是其他非口腔癌症患者的1.9倍,其發生之第二個癌症比率為21%;國民健康署提醒,除了拒絕檳榔,定期檢查,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一項症狀,應盡快就醫,及早發現癌前病變,及早治療,才能阻斷癌症發生機會。

【延伸閱讀】

天寒擺脫手腳冰冷 療癒系飲品讓你健康喝、暖過冬

 女性乾眼症是男性2倍! 盡早診斷病因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6 春節年假長達九天,計畫好旅遊行程了嗎?有哪些旅遊景點可以去玩呢?如何才能健康迎新年呢?董氏基金會建議,春節年假全家出遊,無菸景點絕對是首選,全臺有166個無菸景點,都是室內全面禁菸,戶外須在指定區域才可以吸菸,若是戶外沒有設吸菸區,就是表示全面禁菸。 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2/06 流行性感冒會出現包括急性發燒、頭痛、咳嗽或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尤其進入冬天更容易好發流行;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內科暨腎臟科醫師張弘育指出,因流感的傳染力較強,通常會持續好發至1、2月不等,因此民眾更不得掉以輕心。 除了全身性症狀外,流行性感冒還可能會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6 孩子的成長不可等!老人家會有「大隻雞慢啼」的說法;其實,寶寶的生長有其一定時程,家長可經由及早篩檢,並掌握早期療育6歲前黃金期,就能使寶寶的成長不落人後。 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張秋文科長表示,嬰幼兒6歲前是黃金療育時期,由於神經系統可塑性大,3歲前更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2/07 年節將至,一不小心可能就攝取過多熱量,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除了每天應按時測量血糖外,飲食上更要懂得忌口;台南衛生局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未能控制好熱量,可能會使血糖飆高,提高併發症的機率,不得輕忽嚴重性。 像是蛋黃、烏魚子、小魚干等過年菜色,因膽固醇含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