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咽喉癌積極復建 生活品質大提升

口腔咽喉癌積極復建 生活品質大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67歲陳先生在十年前罹患下咽癌,接受全咽喉切除手術後,再接受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很難避免掉吞嚥與發聲功能因此受影響,讓他心情十分沮喪,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經由醫師鼓勵積極復健,陳先生如今不僅恢復術前的吞嚥功能,講話溝通都沒問題,下咽癌也沒再復發,生活健康又快樂。

口腔癌盛行率與致死率與日俱增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研究顯示,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對國人之健康影響甚鉅。而國內口腔癌盛行率與致死率與日俱增,近5年發生率成長了三成,成為國內十大癌症之第六位,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4名。

多管齊下治療頭頸癌

收治這名下咽癌患者的中國附醫頭頸腫瘤科花俊宏主任表示,頭頸癌的治療原則,會考量腫瘤發生的部位、腫瘤的大小、有無頸部或遠處淋巴轉移、病人的年齡、體能及家庭因素等,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後,選擇對病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一般而言,因腫瘤部位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咽、喉、口腔癌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和合併手術及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早期的咽、喉、口腔癌,徹底手術治療的效果很好,機能損害很小,且存活率高。晚期腫瘤的治療包括腫瘤切除、頸部淋巴清除及咽喉機能重建,與合併放射線、化學治療。

跨科團隊協助重拾健康生活

口腔咽喉癌的手術、化療或放射線治療技術不斷精進,提高預後效果,但對於受到吞嚥、發聲等併發症困擾的病人來說,恢復原有吃得下、說得清的生活品質是更大的需求。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跨科專業團隊,成立「音聲與吞嚥中心」,以精密儀器,幫助廣大口咽喉癌治療後的病人,重拾健康生活。

循正規醫療診治別延誤就醫

中國附醫癌症中心副院長蔡銘修指出,口腔癌、下咽癌、食道癌絕大多數都與後天吃檳榔、抽菸有關。民眾雖然知道檳榔、抽菸有害無益,但台灣近年罹患頭頸癌的比例不降反升,請大家不要有僥倖投機的心理,循正規醫療診治,別延誤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人類眼睛經常暴露於陽光下,將會造成傷害。眼科醫師廖士傑指出,由於年輕人的眼睛本身有抗氧化酵素、抗氧化物質及有保護性的色素,可以抵擋光線對眼睛的傷害,但年過40歲之後,光線對眼睛的傷害便逐漸增加。影響光線傷害程度的主因是光線的強度及光線的波長,過度曝曬於光線下,或是人造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35歲李小姐,因為多年不孕就醫檢查,經診斷發現是雙子宮雙陰道的患者,三年來經歷三次人工受孕跟六次試管嬰兒的療程都沒有成功,直到進行子宮輕刮術,讓原先胚胎不易著床的李小姐順利懷雙胞胎。雙子宮雙陰道的發生率約三千分之一,文獻記錄雙胞胎懷孕案例,都是自然受孕;收治這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文化非常注重傳宗接代的觀念,生兒育女被視為夫妻的義務之一,許多不孕夫妻面臨無法生育時,大多會先尋求中醫來調理身體;然而,在現代社會晚婚的現況下,女性還得與時間賽跑,如果沒有確認不孕的問題點為何,進補過頭除了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之外,反而無法給予實質的幫助,而且還恐耽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飲食與油脂攝取密不可分,但多吃、吃錯恐傷身!諸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都體內脂肪過量有關,而脂肪普遍存在魚肉豆蛋、奶製品、油脂中。醫師建議,日常飲食應盡量選擇不飽和脂肪較高的食物,如雞肉、魚肉,用橄欖油、葵花油烹調,可以遠離罹病風險。家醫科何一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