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癌患者除了怕腫瘤復發 也深受吞嚥和語言障礙困擾

口腔癌患者除了怕腫瘤復發 也深受吞嚥和語言障礙困擾

【NOW健康 陳如頤/台南報導】對於口腔癌患者來說,除了擔心腫瘤復發,還得面臨吞嚥困難、頸部運作障礙,以及術後顏面殘缺等問題,專家建議,口腔癌患者接受手術、藥物治療,還應結合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等,才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58歲張先生為一位工廠老闆,為了工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幾年前,口腔內發現硬塊,久久不癒,切片檢查確診為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立即接受外科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


原以為術後只需休養,但他左臉頰處重建皮瓣區域過大,影響吞嚥功能,僅能食用流質,且嘴巴無法密合,不自主地留著口水,還說話不清,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張先生轉至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接受治療,部長王鈺霖表示,該個案左肩術後活動受限,除了吞嚥功能變差,手臂也很難上舉,無法自己洗頭,必須家人從旁協助生活起居。


經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及語言治療持續介入,持續半年積極復健,張先生改善肢體行動,生活自理完全不需他人協助,不用再吃流質食物,可以大吃最愛的水煎包。


國民衛生署統計,口腔癌為國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治療以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或輔以化學治療為主,但選擇積極治療,在切除腫瘤後,接著放療化療,易造成組織破壞。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黃芷嫣表示,口腔癌患者最常見的術後困擾為顏面部淋巴水腫、肩頸功能活動受限、張口困難、咀嚼吞嚥障礙、說話不清、疼痛、身體活動力下降及焦慮等問題。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與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及整形外科於98年起即攜手治療口腔癌術後的病人,提供完整的照護,例如,患者出院後,則由復健部介入治療。


109年1月起,針對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合併頸部淋巴廓清術及皮瓣重建病人,術後7天開始提供床邊復健,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透過專業訓練技巧,協助病人盡早移除氣切、安全下床活動,並指導如何安全吞嚥。


出院後,則研擬完整的復健計畫,針對肩頸活動度、口腔功能、咀嚼吞嚥及言語能力,安排一連串復健治療。臨床顯示,透過早期復健介入,口腔癌病人在肩頸活動、張口度及吞嚥能力等3大方面,明顯進步許多,病人得以生活自理,甚至重返職場。


更多NOW健康報導
▸清粥小菜防三高? 營養師:蛋白質不足恐肌少症上身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想到「心臟衰竭」四個字,往往以為快要死去了,為了破除民眾這種錯誤迷思,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特別針對心臟衰竭發表「疲球心」別名,其傳達衰竭的心臟因不夠力,而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身體各重要器官的需要,因此比正常心臟腫大,但卻又疲軟無力,就像疲乏的皮球。 疲球心 死亡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氣候回暖較慢,今年腸病毒疫情遲來,趕快學會正確洗手,遠離腸病毒危害!醫師表示,雙手容易布滿細菌、病毒,家長接觸嬰幼兒前,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最好先將首飾取下,使用溫水搭配肥皂或洗手乳,至少持續30秒,才能有效達到清潔的目的。 嬰幼兒感染腸病毒 容易併發重症 根據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30歲媽媽為2歲多女兒擦坊間「嬰兒」用乳液,這小女孩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一擦乳液,就開始搔癢、起疹子,很不舒服。美國加州致力於推廣有機護膚保養品的羅賓‧布朗(Robin Brown)表示,坊間部分號稱「嬰兒」用保養品含石化成分,不少小孩一擦這類保養品,便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33歲的許小姐(化名),身高160公分體重48公斤的她看起來身材苗條,之前都沒有運動的習慣,最近因為報名了夜跑活動,才開始認真練習,沒想到才跑了一個禮拜,右邊膝蓋前側就開始出現疼痛。起初症狀只在跑大約10分鐘後出現,她試著把跑步的速度減慢,症狀似乎有緩和一些,不過疼痛仍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