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足畫家以畫卡募愛 捐贈防疫與傷友

口足畫家以畫卡募愛 捐贈防疫與傷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損傷友江永旭從只能臥床到翻轉人生以畫作自食其力,他感謝一路走來幫助他的恩人,發心義賣畫卡募心募愛,所得款項捐贈慈濟基金會供作疫苗基金之餘,也要支持到畫室學畫謀生的傷友。

從癱瘓躺床病人  成為助人口足畫家

回首19歲那年,江永旭不慎從高處跌落,頸椎損傷、胸部以下癱瘓,他表示臥床的日子天天望著天花板只能「吃飽等死」,曾經想不開卻連「想死都死不了」。臥床一眨眼十五年,曾以為就癱在床上度餘生,遇見社區慈濟人到宅關懷,發現他雙腳嚴重潰爛,就醫困難重重,轉而通報臺中慈濟醫院協助,在慈善與醫療雙管其下的幫助中開啟重生希望。

2015年,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親自探視幫他換藥,並促成後續完成居家無障礙環境、申請電動輪椅、居家服務員協助等重要關鍵,讓他突破心牆成功走出家門、自己前往醫院復健,讓江永旭探索全新的生活經驗。

曾經受人扶持  成就今日大愛

江永旭在2019年經過阮麗英老師指導下,初次接觸油畫。陌生的色彩、構圖,學習口咬著長長畫筆,在畫布上堆疊油彩,不但嘴又痠又痛,還直流口水,但他堅持不放棄,全神貫注咬著畫筆,一撇一撇慢慢克服困難,以最短將近兩個月,甚至更久時間完成一幅作品,但江永旭樂在其中,一點一滴為新生命塗上豐富色彩,揮別過往陰霾。

口足畫家有收入  捐贈所得展大愛

已培訓成為慈濟志工的江永旭充滿感恩,拿到「藝點亮身障油畫班」畫卡時,特地商請臺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幫忙義賣,將來所得分為兩份,捐做慈濟疫苗基金以及供畫室添購顏料,表達感謝與回饋,也希望鼓勵其他走不出來的傷友不要向命運低頭。

【延伸閱讀】

從正念出發 羅東博愛醫院不只療病也療心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 家扶基金會招募寄養家庭相伴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自體脂肪移植隆乳與果凍矽膠隆乳是目前隆乳手術的兩大重點項目,但兩樣都是隆乳手術,到底哪種好?是不是自體脂肪移植隆乳比較自然?讓躍躍欲試的消費者產生了很大的迷思。教主整形郭菁松醫師表示,隆乳手術現在確實以自體脂肪移植隆乳和果凍矽膠隆乳為兩大宗,果凍矽膠隆乳手術門檻較高,多以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手術是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的主要治療方式,然而切除後不代表患者自此揮別胃腸道基質瘤的陰影,除了最常擔心的腫瘤復發之外,也有部分患者因為手術後遺症而影響了終身的生活品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葉俊男表示,兼顧根治手術之治療目標與患者生活品質,是近年醫界治療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家長零食一口一口吃,孩子也有樣學樣,造成每4個小孩中就有1個是胖小孩!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7成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6成4的孩子吃零食的原因竟為肚子餓。另外,2成1每天會喝1杯以上的飲料,近3成每週至少去飲料店1次。而家長喜歡吃零食的孩子,每天吃1次以上零食更是一般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天氣越來越熱,正是腸病毒的好發期,小兒科門診中,常見到腸病毒孩童來就醫,臨床上,甚至有全家反覆三度感染到不同腸病毒;醫師提醒,孩童在暑期時仍應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並避免去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及要勤洗手,才能將腸病毒感染降到最低。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指出,腸病毒約有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