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只有高血壓才會中風? 低血壓的人別高興得太早!

只有高血壓才會中風? 低血壓的人別高興得太早!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低血壓的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等。另外,患者常無故情緒低落,晚上睡不著覺輾轉難眠,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一般認為,患者如有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測血壓時收縮壓低於90水銀汞柱,舒張壓低於60水銀汞柱,即為低血壓。

 

過去觀念認為血壓過高易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進而導致中風是一般人所共知的,而對血壓偏低也可誘發腦血栓形成也能導致中風的道理,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血壓較低時,腦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得高黏稠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實上,絕大多數腦血栓形成發生在老年人安靜睡眠時,因為這時心跳較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

 

低血壓的原因

 

1.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差,動脈硬化使其動脈彈性下降,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人及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過久,均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特別是在坐下或臥位時,突然起立更易發生問題,此時會有眩暈、眼前發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現。

 

2.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並且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悸、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為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3.藥物性低血壓: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壓藥、鎮靜劑、利尿藥、抗心絞痛藥後,也會引起低血壓。

 

4.腦發性低血壓:多發生於失血、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

 

低血壓的養生之道

 

1.低血壓患者需要充足的睡眠。

2.低血壓患者應補充營養。

3.低血壓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腦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為低血壓是以上這些疾病的症狀。

4.低血壓患者忌吃降壓食物如芹菜、冬瓜、赤小豆、山楂等。(文/常春月刊提供)

 

編輯:潘哲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冷洗澡真是一大難事!近日天氣漸涼,脫衣洗澡已感覺微冷,若到冬天寒流來襲,脫衣不只會冷到直打哆嗦,洗完澡時的冷熱落差,更會令人冷得發抖。室內設計師洪華山分享,在浴室可安裝暖風機,不但解決天冷洗澡的困擾,更能通風、除臭、除濕、防霉。 國人對於生活品質要求逐漸升高,尤其對...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列舉出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 2...

閱讀詳情 »

蕃薯是秋天的應季食物,大量的蕃薯從土地裡運到我們的飯桌上。蕃薯是既健康又美味的食物,不僅蕃薯可以吃,蕃薯葉、桿都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不信?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1生蕃薯去血毒,熟蕃薯補氣血   蕃薯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一種食物,被稱為菜籃子裡的「冠軍菜」。   白皮白心...

閱讀詳情 »

我一直以來都會在半夜一點半和四點半起床小便,幾年如此,風雨不改,自從每晚臨睡前做了「抬腳」以後,再也不用半夜起床小便。我一次做不到十五分鐘,我分開三次做。 我做的方法是:開始「抬腳」後心中默數二百下,然後把腳放下放平,在心中默數一百下作為休息,之後馬上第二次「抬腳」,心中默數二百下,再放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