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花10 分鐘,預防腳趾彎曲變形,專家建議這樣 ...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只花10 分鐘,預防腳趾彎曲變形,專家建議這樣 ...

由於大眾媒體的宣導,人們都知道骨骼、關節會退化,骨骼的退化就是骨質疏鬆,而關節的退化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其皆有相對的商品在販賣。肌腱退化由於沒商品可賣,所以這樣的觀念就沒人宣導。因此人們常常忽略肌腱也會退化,而肌腱退化也是造成爪狀趾的元兇之一。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分享,因為現代人行動都習慣穿鞋,根本沒有機會運動腳趾,尤其大腳趾以外的小趾,更是長期閒置,時間一久,肌腱自然退化失去平衡,也就容易產生爪狀趾。爪狀趾的疼痛大多來自於弓起來的腳趾,趾節摩擦到鞋子,或者弓起來的腳掌下壓力增加,這兩方面都可以藉由一些方法,如穿著特殊鞋墊或寬鬆一點的鞋子來減緩疼痛;至於美觀的考量,因為腳趾都包覆在鞋子之中,很多老一輩的人更是不在意。(見下圖)

只花10 分鐘,預防腳趾彎曲變形,專家建議這樣 ...

截肢看起來或許是個簡單的選擇,尤其是對活動力低的老年人來說,但如果不是不得已,我們都不應該切除還有功能的肢體,且截除一趾可能造成另一腳趾的歪曲, 就像缺了一顆牙的牙齒排列一樣。爪狀趾的治療牽涉到內在肌、外在肌、關節等很多方面的平衡, 其實各方面的考量非常複雜。因為爪狀趾算是不同病因所引發的症候群之一,所以對於爪狀趾的治療,必須先探究它的原因,再針對病因來治療,結果才可能令患者滿意。大體上,爪狀趾的產生,可以分為退化、外傷與神經病變三大成因:

 

【爪狀趾成因一】肌腱退化,天天運動腳趾就可改善

這類屬於小趾頭肌腱退化所造成的爪狀趾,如果長期沒有改善而有疼痛、穿鞋困難的問題,可利用一些肌腱轉位或鬆解手術來改善,但在手術之前,還是建議病人先做自我復健與腳趾運動,有空就多活動腳趾頭,把腳趾頭盡量往下抓、往下壓,或練習以腳趾頭抓取東西(見下圖),這樣可以減低足底壓力。

只花10 分鐘,預防腳趾彎曲變形,專家建議這樣 ...

只要功能還未退化到僵直性攣縮,透過這樣的腳趾運動通常會改善很多,不一定要手術。但是切記,運動腳趾的活動必須持續!絕對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爪狀趾成因二】外傷造成爪狀趾,肌肉鬆解術簡單速效

有些病人的腳遭受骨折等嚴重的外傷,在經過復位固定之後,傷口看似漸漸痊癒,但沒想到過了兩、三個月後卻出現爪狀趾,這是因為經過嚴重的外傷後,軟組織嚴重受損,出血充滿小腿的某個腔室造成缺氧,使肌肉萎縮而引發攣縮,造成爪狀趾現象(腔室症候群)。在這種情況下,醫師會建議進行肌肉鬆解術。

有些醫師可能缺乏足踝專科的訓練,看到爪狀趾就直接從趾頭部位來做放鬆術,這種做法不僅事半功倍,而且傷口很大,術後效果也不好。除了確認部位之外,針對攀縮的腔室做放鬆手術,也必須考慮病患是否還有因外傷所造成肌肉結構不平衡的問題,如果有的話,就必須再加上一些骨骼的縮短術或關節的整形術。

 

【爪狀趾成因三】神經病變造成爪狀趾,患者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神經病變」顧名思義,就是因為神經性疾病造成腳神經不協調所引發的現象,如小兒麻痺、腦性麻痺、糖尿病足(因為糖尿病會破壞運動神經)等,這類型的爪狀趾治療最為複雜,因為其成因背後所牽涉的範圍甚廣,爪狀趾現象只是整個系列問題中的一小部份。

在爪狀趾病徵外,可能還連帶關節的垂足攣縮、合併肌腱......等多重問題,除了需要更大範圍的肌腱轉位術、鬆解術之外,還必須考慮病人可能因為垂足攣縮,促使病人慣用前腳掌著地,如果硬把它矯正成一個正常平足的話,會使腳的長度縮短,也可能使某些肌腱的力量不足,影響到往後足踝的功能。

 

腳不只大拇趾,小趾也很重要

在足踝分科中,踝關節、距下關節、跟骨......等後足器官,一旦受損所引發的痛苦,一般來說會高於前足器官,而且多會立即影響行動力,所以後足疾患受到的重視普遍高於前足,至於在前足中,大家目光的焦點也多集中於大拇趾,相對來說,其他趾頭所能分到的關愛眼神微乎其微。

 

但是,隨著生活品質與機能意識的抬頭,「小趾疾患」所造成的病徵也漸漸受到重視,台灣近年足踝醫學會討論的主題,也從以往的後足、大拇趾,轉變為「小趾疾患」,其中便包括了爪狀趾、蹠痛等症狀。我非常樂見這樣的轉變,因為以爪狀趾來說,雖然常常被放在治療的末端,不被人所重視,但其實當中有非常深的學問,如果醫師與病患沒有深入了解,不知道探究背後複雜的病因,就很難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只花10 分鐘,預防腳趾彎曲變形,專家建議這樣 ...

本文節錄:【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 朱家宏

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為超級鐵人三項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賽,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

綽號「眼鏡小醫」,源於當年實習時,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幾天後,

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因此,「眼鏡小醫」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也提

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

相關推薦

記者金仲達/桃園報導 由於社會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0%占比,稱之為「超高齡社會」,而我國將在2025年超越這個數字,許多南北漂等原因,父母獨自在家煮飯機率提高,據消防單位資料顯示,有許多的出勤都是幫忙屋主關瓦斯。為此,有業者就研發出「e+自動關」,會在忘記關火時自動幫忙關火,解決火災發生問題。...

閱讀詳情 »

以嶄新數碼方案提供全方位心靈健康支援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12月8日 - AXA安盛作為全港領先僱員福利保險公司,一直致力推陳出新,全面守護僱員的身心健康。為確保僱員福利保單客戶能輕鬆獲得心理健康服務及治療,AXA安盛於即日起向香港僱員福利保障...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成立32週年,近期舉辦一系列院慶活動,本院職能治療科於12月2日以精神康復五力為主軸,在院內體育館特別舉辦住院病人闖關活動,讓住民在歡慶的同時,也能進行職能復建活動,根據實際觀察訪談,住民們非常喜歡活動內容,回病房後還熱烈討論呢~! 本次活動由衛生福利部八...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後疫情時代,如何建立新型態的醫病關係?為提升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產業化,希望臺灣專業醫療的服務品質,被世界看見,醫療數位大聯盟,無國界創新醫療模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從專業出發,用遠距智慧醫療守護全球華人的健康!醫療領域和IoT智慧物聯產業跨界合作,攜手催生遠距醫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