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要強化跟腱肌力,改善足底筋膜炎?足踝外科名醫這樣建議...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每天拉拉後腳跟,強化跟腱肌力改善足底筋膜炎

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分享,現代人幾乎很少有赤腳的機會,鞋子後跟通常比較高一點,特別是女性,就算是平底鞋的後跟也有高度,甚至連睡覺的時候,腳也多是腳背往下,呈蹠屈的狀態,換句話說,現代人的跟腱幾乎長期處於攣縮的狀態。

想要強化跟腱肌力,改善足底筋膜炎?足踝外科名醫這樣建議...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為了強化支撐全身關鍵重量的跟腱肌力與健康,雖然赤腳機會不多,爬山機會也不多,還是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做一些拉筋的動作,以強化跟腱的承受力,比如:

◆騎腳踏車:騎腳踏車的時候,跟腱會隨之伸直、彎曲,也有伸展的功能。

◆每天起床後,上廁所或刷牙時,用前腳掌在浴室的門檻上站一會兒,讓後腳肌腱得到伸展。

◆洗澡時,用手按摩腳丫子,拉一拉後腳跟腱。

這些動作看起來好像微不足道,但是每天利用時間拉一拉後腳筋,對你的腳底或後腳跟一定有幫助,長期下來,腳跟發生問題的機會相對也會比較少。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瑜伽或健身操課程中,拉後腳跟腱多是必備的動作之一,因為它是全身最大的肌腱,對人體的伸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醫學界將人體的跟腱稱為「阿基里斯腱」(Achilles Tendon)。跟腱是全身最大的一條肌腱,具有強大的拉張力,因為它的正常運作使我們可以順暢地用腳尖站立、伸展和行走;但也因為它是不具有纖維腱鞘保護的肌腱之一,所以比較容易發炎或受傷。

後腳跟腱是人體最大的肌腱,很容易斷,又很容易發生問題,在臨床上這部位有問題的人很多,所以平常「拉拉後腳肌腱」就像「動一動腳趾」一樣,只不過腳趾是往下抓,跟腱則是往後拉開來,這看似簡單的動作,無論有沒有病,對人都是有好處的,因為等到有狀況再做就來不及了。更何況,透過後腳筋的伸展,讓腳底的張力、壓力減低,同時也可以改善足底筋膜炎;其實這兩個部份是連在一起的,你可以想像跟腱連到腳跟,腳跟再連到足底筋膜,呈一個L字形連接在骨頭上,若太緊會有問題,太鬆也會有問題。但也不要過於求好心切,要注意拉筋是力求適度,不要過度,否則跟腱也有拉傷的可能。

 

想要強化跟腱肌力,改善足底筋膜炎?足踝外科名醫這樣建議...

本文節錄:【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 朱家宏

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為超級鐵人三項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賽,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

綽號「眼鏡小醫」,源於當年實習時,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幾天後,

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因此,「眼鏡小醫」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也提

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佈新增2例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桃園1例為確診機師(案16120)的小孩(案16122), 今天採檢確診、Ct值11。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高度懷疑該個案16122有可能感染Delta,所以針對學校接觸者處置,這次會稍微謹慎一點。指揮中心公佈,案16122為本國籍10多歲男性...

閱讀詳情 »

本土COVID-19疫情又拉警報,今日爆出有2名國籍航空機師也是完整接種2劑疫苗後確診,其中一名機師的小孩就讀桃園北科附工,同樣被驗出染疫。許多家長第一時間接獲消息,趕到校欲接小孩回家,才知道全校超過2千多名師生須完成採檢才能離去。家長氣得痛罵,學校昨晚就知道學生家長確診,今天還讓師生進入校園,「這...

閱讀詳情 »

國內今天新增2例COVID-19本土病例,新北及桃園各1例,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確診者足跡,曾在8月23日至9月1日期間,搭乘624、262、907等多部公車,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指揮中心表示,新北案16121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8月26日至9月1日期間因出現咳嗽、流鼻水、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