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中51歲個案未排除與疫苗相關 不良通報不等於副作用

台中51歲個案未排除與疫苗相關 不良通報不等於副作用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午間衛福部疾管署發布,4名流感疫苗不良反應個案死亡,晚間18時緊急發布通知,部長陳時中將於19時親自召開記者會,果不其然重申強調4名個案死亡與流感疫苗無關,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目前無法釐清台中51歲多發性神經炎個案與疫苗無關。


多發性神經炎51歲個案 目前無法釐清與疫苗無關


張上淳表示,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免疫反應所造成,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從輕到嚴重都有,包含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怕需要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然而引起免疫反應原因很多,包含多種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種,個案接種到發病約10天,目前無法判定是否與疫苗有無關。


張上淳解釋,目前仍然要做很多病毒檢測,才能排除或確認51歲個案是否與流感疫苗有無關係,但在學理調查能得知,多發性神經炎發生率,每年每10萬人口就會有1至2個病患,台灣人口2300萬人,學理上每年在沒有特殊狀況下,就可能會出現200至400名患者出現。


台中51歲個案未排除與疫苗相關 不良通報不等於副作用

▲衛福部疾管署解釋多發性神經炎(GBS格林巴利症候群)。(圖/疾管署提供)


健保資料庫比對 台灣1年約有400名多發性神經炎病患


張上淳強調,日前H1N1出現時,曾經利用健保資料庫,確認是否影響多發性神經炎發生率,每個禮拜約有9個新確診患者,1年52周就是400多例,今年流感疫苗施打了4百多萬劑,目前僅通報1歷來比對,比多發性神經炎個案預估背景值還低,但台中51歲個案仍再會多檢測病毒。


4名不良通報死亡個案 陳時中:與流感疫苗無關


陳時中則特別強調,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不等於疫苗副作用,只要民眾施打流感疫苗後,有發生任何事情都可以通報,但發生症狀是否與疫苗相關,必須由專家判定,今日公布的4名流感疫苗不良通報死亡個案,死因都是心血管相關疾病,與流感疫苗接種沒有關係,今年不良通報數量也沒有比往年高。


張上淳針對4名個案補充說明,昨日在專家會議有針對4名個案逐一檢視,包括1名今日下午解剖確定死因死者,個案因動脈瘤破裂,電腦斷層時有很清楚影像,也有1名個案心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律不整緊急就醫,同時也有急性腦重中風,最終不幸過世,另外2名死因包括主動脈剝離與急性心肌梗塞。


台中51歲個案未排除與疫苗相關 不良通報不等於副作用

▲4名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報死因調查結果。(圖/疾管署提供)


陳時中振聲疾呼 打疫苗有相當大好處


陳時中再次申明打流感疫苗有相當大的好處,2019年組共有968名流感重症患者,當中只有19名打流感疫苗,161名流感死亡個案中,也只有4名接種流感疫苗,換句話說,接種流感疫苗大幅下降重症率與死亡率。


陳時中也補充,2015至2016年流感季,當時公費流感疫苗政策300萬劑,流感重症共1924例,死亡408例,2016年底開始實施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政策,流感死亡人數下降至233人,2017年203例死亡;2018年 337例死亡; 2019年 161例死亡,相對施打300萬劑時期,死亡人數相對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兩歲半的T寶,嬰兒時期就常常哭鬧不停,到了一歲半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被帶到復健科進行語言治療,T寶開始能言善道說個沒完,沒能改變的是T寶易怒愛哭,而且反覆出現甩頭、清喉嚨的現象,媽媽想起T寶一年前曾經斷斷續續用力眨眼,經由醫師檢查與診斷,才知道T寶是妥瑞兒。妥瑞症男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恙蟲病為亞太地區常見地方性流行傳染病,多數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印尼、中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北部的農村地區。台灣今年迄今共27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近5年每年確定病例數約在350例至500例之間,感染縣市以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高雄市及南投縣為多;全年均有個案發...

閱讀詳情 »

隨著新教改方針的啟動,12年國教「108課綱」已確定上路,要學生不只學知識更要有素養。一連串的變化,讓許多家長焦慮萬分,Judy就是其一。個性一板一眼的她,對孩子求好心切,標準常訂很高,是家長圈公認的虎媽。看到未來大學入學標準可能改變,擔心孩子無法應付,加上工作上自我要求也極高,多重壓力下自律神經過...

閱讀詳情 »

糖尿病被喻為國民病,長期罹患糖尿病易導致血管硬化、阻塞,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等。此外,中年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勃起障礙困擾,導致性生活品質不佳。 中醫師黃慶雲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易釀成血管壁鈣化及血管內壁變性,最終造成血管狹窄,影響血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