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醫院完成亞洲首例氣管移植 44歲男獲新生

台大醫院完成亞洲首例氣管移植 44歲男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大醫院致力發展尖端醫療技術,「氣管移植」被視為是移植醫學領域的最後一項重大挑戰,臺大外科部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宣布,完成亞洲首例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

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 亞洲首例成功案例

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近年來已順利完成25例小動物及6例大動物組織工程氣管移植的動物實驗,同時是國內唯一通過主動脈氣管移植人體試驗的團隊。並於2021年2月,為44歲男性完成亞洲第一個以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成功,同時是世界第一個利用此方法治療結核性氣管病變成功的案例。

結核性氣管病變 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續命

44歲的O先生,因結核性氣管病變引發5公分長之氣管嚴重狹窄及呼吸困難。先接受氣管支架置放後順利出院,但同年3月時因支架滑脫,引發呼吸衰竭,被插管後送到醫院急救;病患緊急氣切後於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

很幸運於4月19日獲得主動脈捐贈,在葉克膜支持下進行病變切除及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術後恢復順利,於6月24日出院。

最後,O先生表示,現在已經回復原本正常的生活及運動,早晚各走3公里,呼吸順暢。

捐贈者、受贈者血型不必相符 不需使用抗排斥藥物

切除長段氣管病變或狹窄,必須進行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至今仍然是全球胸腔醫學最困難的挑戰之一。直到2018年法國馬丁那(Emmanuel Martinod) 醫師團隊利用大體捐贈的主動脈,冷凍於-80°C,解凍後植入病患體內,同時用訂製的氣管支架維持形狀,避免主動脈塌陷,此方法捐贈者及受贈者的血型不必相符,且不需使用抗排斥藥物。

接受移植的13位病患(癌症為主),12位存活超過三個月,而植入的主動脈,後來竟成功再生出氣管黏膜及軟骨,成為真正的氣管。

【延伸閱讀】

36歲女腎臟移植後懷孕 定期產檢順利自然產

認識器官捐贈 腦死之外還有心死後器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已經步入日本腦炎流行季,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11至2019年日本腦炎病例大概在5至6月就會出現,雖然今年沒有出現病例,但病毒應該已在病媒中傳遞,居家或活動環境有豬舍或水稻田,可以施打疫苗降低染病風險。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2011至2019年間,當中有3年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規律運動帶來健康的身材曲線人人喜愛,但是有些人覺得自己天生麗質,就算不運動也有著讓人羨慕的S型曲線,醫師表示,其實這有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錯覺,不但不健康,嚴重還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的問題。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常常會有久坐、久站的情形發生。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沈炫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罹患罕見疾病,對病人及家屬來說,是一條崎嶇漫長的人生道路,患者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折磨,還有莫大的心理煎熬,是社會中弱勢中的弱勢,需要更多的關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為此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於21日舉行「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揭牌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俗話說「一白遮三醜」,許多女生在保養上耗費許多心思,有時為求快速美容,會使用美白針、雷射等方法除斑美白。可是過不久,黑斑又開始長出來,臉色變得憔悴,中醫師陳峙嘉認為「西醫治標、中醫治本」,因此,建議大家平時從飲食及保持充足睡眠著手,才能維持好氣色。 女性身體每7年 隨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