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人手腳掌、指甲冒「小痣」最危險! 5種壞現象恐是癌

▲身上的痣最怕出現5種壞現象。(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有痣,時不時可得仔細瞧一瞧,有沒有異常變化才保險。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提醒,身上的痣最怕出現5種壞現象,包括「不對稱、邊緣不光滑、顏色不均、直徑大於0.5公分、外觀變大或變化」都恐透露出黑色素瘤警訊;而台灣人罹患黑色素瘤高達7成皆發生在手、腳掌及指甲等危險地區。

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成的癌症,病灶可以長在皮膚任何一處,但一般較常發生在腳掌、腳趾或是指甲下方,臨床就常見有人誤以為是一般的痣或是胎記,掉以輕心而延誤治療時間。

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轉移能力強,廖怡華強調,在台灣,儘管發生人數不像歐美國家般高,但每年仍有250到257例病例,且因為未留意,有將近4成患者確診時,已經是第三期與第四期,特別集中在對於疾病意識較為低落的年長者。

有些部位的痣特別要小心,因為國內臨床統計發現,高達7成的台灣黑色素瘤病人都屬於肢體小痣型,病灶在於腳掌、手掌、指甲處。

廖怡華表示,即便接受手術治療之後,晚期黑色素瘤的復發率,仍高達6成以上,平均2個人就有1人可能會復發,因此抗癌的決勝點在於早期診斷以及正確治療,第三期後的患者更須接受術後輔助治療。

林口長庚腫瘤科主任張文震指出,國人長在腳底、手掌的黑色素瘤跟國外相差很大,幾乎都很深、很大,儘管黑色素瘤一旦進入晚期階段,治療選項非常有限,但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癌症免疫治療之一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則帶來新的機會,可利用藥物來阻止癌細胞。

張文震說,過去輔助治療仰賴高劑量的干擾素治療,雖然可以降低18%的復發率,但因為毒性大,有超過一半病患無法接受標準劑量而中斷,但在新療法問世後,能讓已侵犯到淋巴結、高復發比率的第三期黑色素瘤病患在術後輔助治療之後,有望降低3到4成復發的機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60年來頭一遭! 台北榮總醫護大廳大跳「快閃舞」

中風吞嚥困難免當「象鼻人」 胃造口取代鼻胃管用肚子吃飯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期是施打高端疫苗,意願登記將於8月13日中午12時結束並進行結算,可預約時間自8月16日上午10時起至8月18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預計自8月23日至8月29日止。陳時中說明,「COVID-...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擬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發行「電子黃卡」。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下週一會邀集專家學者們討論疫苗證明可有哪些用途。他說,未來各國都會有相關的疫苗證明,所以現在要開始著手國內的,等到結果出來後,就要跟他國談雙邊如何承認彼此的文件、規格是什麼,這是下一步的事情。媒體問及,電子黃卡除了做為...

閱讀詳情 »

北市今公布2例確診個足跡,其中案15907為無症狀確診者,接觸者皆已匡列,感染源待釐清,另外一例為案15908於8/10確診,Ct值為36,該案的丈夫於5/20確診,當時案15908就有進行居家隔離,現在待驗抗體,確認是否為之前家戶感染殘留狀況。黃珊珊下午公布北市確診者足跡,包含遠百寶慶店、台灣銀行...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今(1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期是施打高端疫苗,意願登記將於8月13日中午12時結束並進行結算,可預約時間自8月16日上午10時起至8月18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預計自8月23日至8月29日止。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透露,自己8/16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