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再跨一步! 台北榮總加入收集血液、尿液各檢體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再跨一大步。台北榮總今(4)日宣布,已經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將加入中研院收集國內健康成人或患者的血液、尿液、檢體等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協助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

隨著國際競相發展精準健康、精準醫療,大規模人體資料庫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許多國家都紛紛開始建立生物資料庫計畫,進入生醫大數據時代。而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目標就鎖定研究疾病、環境及藥物交互作用,了解疾病致病因素,協助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促進醫學進步。

一手促成此合作案的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表示,參與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是一份榮幸,更希望藉由專案駐點的方式,建構完善的收案流程,結合台北榮總各科部臨床優勢,增加不同疾病患者與健康成人的收案人數,進一步建置本土大規模人體資料庫。

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進一步指出,現代醫學雖然站在自然科學實證的基礎上,進行醫學治療與研究等,但是試驗都是在環境條件被嚴格控管的實驗室,這樣的數據並無法反映真實情況,此外,不同人種及基因型對於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而使用大數據生物醫學資料庫的精準醫學,邱士華強調,以基因分析來預測病患治療結果,再為患者個人量身訂做療法,因此,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成果將提供臨床醫師有用的資訊,更適當地調整治療方法,建立台灣本土大規模人體資料庫對於國人精準醫療與用藥及疾病高風險族群篩檢均十分重要。
中研院則強調,英國2006年即開啟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計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於2018年5月啟動生物資料庫計畫(The 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近年來興起的精準醫療則是更精確的為病人進行個人化醫療行為,透過鑑定特定基因、生物標記或其他因素來獲得減輕疾病的可能性,醫療人員也更能針對疾病設計出精確療法,中研院建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訊收案計畫,就是希望為台灣未來精準醫療立下的重要的基石。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前100例死亡個案分析曝高致死率主因 糖尿病患染疫重症高3倍

【有影】李智凱完美落地奪銀 最大助攻手曝光!長庚隊醫「護三點」撐出好狀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下防疫大將王必勝遭媒體驚爆與小15歲的護理師發生婚外情,桃色負面新聞重創形象,王必勝的職務要不要調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正面回應,目前沒有任何要更動的計畫,稱指揮中心跟醫福會目前還非常需要他。 身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

閱讀詳情 »

邱文通換肝重生後 關注環保終無悔張豐年長期積勞成「癌」,2009年肝硬化惡化成肝癌,所幸大兒子捐三分之二肝臟,由時任高雄長庚醫院陳肇隆醫師執刀換肝,才保住寶貴生命。這離他1982年自行發現原先的B型肝炎帶原轉為肝硬化,已經又過了27年。換肝後重獲新生,張豐年更積極投入各種環保運動。他從來沒想過要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今年4月掛牌上櫃的東生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複方新藥RETA19於取證審查過程中,分別遭到默沙東藥廠(MSD)及阿斯特捷利康製藥(AZ)兩間國際藥廠提出專利訴訟。MSD專利訴訟案已由東生華取得勝訴,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昨(26)日宣判東生華與AZ訴訟案的判決後,東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那裡也有菸味?!」臉書社團「爆怨公社」昨天有一則PO文,一位女生埋怨男友偷偷去夜店,露餡原因是男友的衣服、褲子、甚至內褲上滿滿都是二手菸菸味。她質疑,夜店是室內空間,為什麼可以在裡面抽菸,亂丟菸蒂,難道沒有法律可以管? 其實《菸害防制法》修正案,第16條第1項第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