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嚼食率大幅下降! 國衛院解開關鍵原因

台灣嚼食率大幅下降! 國衛院解開關鍵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因此政府積極地執行各項口腔癌防治工作。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楊奕馨研究員與國民健康署,今(2020)年7月於口腔腫瘤期刊《Oral Oncology》發表台灣檳榔嚼食盛行率有效下降的成果。

口腔癌發生率高 全因嚼食檳榔惹禍

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癌發生率高的主因,依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排名第四,年齡標準化後,每十萬人有41.15人罹患;男性口腔癌症死亡率也是第四名,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有15.04人。因此,降低檳榔嚼食率、協助「戒檳榔」一直是口腔癌防治的重點。

口腔癌防治工作 降低嚼食率、早期發現病變

根據研究成果,台灣男性檳榔嚼食率自2007年17.2%以來至2018年為止已經降到7%以下,其中尤其是30-39歲的族群降幅最大,每年減少1.7%。。而依據楊奕馨研究員在2019年2月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唯有在篩檢時發現癌症前期變異才能有效達到癌症早期發現的成效;因此,口腔癌高危險群的人主動參與癌症篩檢,才是有效防治成功的關鍵。

各式檳榔防制策略 有效防治口腔癌

台灣在檳榔防制上的各項策略,包括校園與社區檳榔健康危害的防制宣導、高嚼檳場域營造無檳榔環境、提供戒檳服務、癌症篩檢及跨部會合作等,可提供國際社會同樣關心檳榔問題的各國產官學者參考;此外,透過彙整數據資料,發現高危險群,並持續追蹤癌症防治的指標,可以提供政府持續增進國民健康政策的參考。

【延伸閱讀】

打太極能長壽? 「武醫」何宗融解析太極的醫學價值

 告別藥罐子 複方治療協助控糖一針到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一般人都認為,尿液是人體排出的“垃圾”,其實不然,它是檢測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人們吃下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會在血液裡形成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毒素”,只有通過尿液將它們及時排到體外,才不會影響健康。健康的尿液有一些標準,如...

閱讀詳情 »

大冷天的早晨,吃上熱氣騰騰的炸油條無疑是一大幸福。「豆漿油條」的搭配就如同外國的「牛奶雞蛋」一樣深入人心,可營養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搭配並不健康。原因是油條跟其他煎炸食品一樣都存在油脂偏高、熱量高問題,早上進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油脂量明顯超標,不宜長期食用。建議大家搭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下周就是元宵節,免不了吃湯圓的習俗,但湯圓熱量可不低!營養師康甄真指出,1顆包餡湯圓約70大卡,光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若搭配紅豆湯、花生湯,熱量可能飆到3、400大卡,要快走2小時半才能完全消耗。 包餡湯圓熱量高 耕莘醫院營養師康甄真表示,元宵主食材是糯米,包餡甜湯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男子,有勃起功能障礙問題,自行到藥房購買壯陽藥,又在網路購買壯陽「神油」,以為兩藥併用能更堅挺,沒想到「那話兒」持續腫痛長達3小時,所幸及早就醫治療,不然陰莖持續充血恐壞死。 男子下體腫痛難耐 收治個案的新北市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富順指出,患者隨意使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