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每年2萬名早產兒 6成媽媽焦慮挫折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早產,台灣每年約有2萬名早產兒出生,而這些早產兒的媽媽,在孩子1歲前,必須全天24小時照顧寶貝,以防孩子因感染病毒引來致命危機,身心疲勞可想而知;據一項全球性調查,台灣有高達63%的早產兒媽媽無法感受生產後的喜悅、充滿負面情緒,遠高於足月產媽媽的20%。

依據2012年全球早產兒現況調查報告,台灣早產兒媽媽有63%充滿焦慮、挫折等負面情緒,87%的早產兒媽媽因此與寶寶產生疏離感,另有63%害怕將寶寶帶回家照顧,高於足月產媽媽的40%。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許瓊心醫師指出,早產兒媽媽們在孩子1歲前,必須24小時提心吊膽,主因是早產兒肺部及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一旦感染病毒,很容易住院插管,沒有急救治療更可能致死,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罹病率即高達93.7%;因此即便旁人只是在孩子面前咳兩聲,早產兒媽媽都會膽顫心驚。

此外,早產兒其他主要合併症如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腦室內出血以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可能造成日後發展遲緩與腦性麻痺,影響寶寶智力與運動發展。

連續生下兩位早產兒的Yuki媽媽表示,當大兒子出生後,得知有腦室出血及視網膜病變,甚至可能到國小都不能走路,當場在加護病房外大哭不止,兒子出院後不再有醫護人員輪三班照料,照顧責任落在自己一人肩上,身心更是倍感壓力。

多數早產兒媽媽對孩子未來身心發展充滿擔憂,部分還可能面臨家人責難,Yuki媽媽說,早產兒寶貝都這麼努力地存活下來,醫護團隊也不眠不休地為他們照顧孩子,早產兒媽媽應該以正向面對,用更多母愛照顧早產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274

相關推薦

明明晚餐吃的一樣多,卻有完全不會變胖的女性以及越來越胖的女性。雖然跟本身的體質也有關係,但是其實希望大家注目的是在回家後的行動。只是睡前的行動,就能成為易瘦體植了。 在這裡這回要介紹的是推薦給想要成為易瘦體質的人的3個「睡前習慣」。   1:稍微拉筋 睡前進行拉筋運動,讓僵硬了一整天硬梆...

閱讀詳情 »

這20多天,家住甘井子區促進路附近的劉先生夫妻倆一直是提心吊膽的,由於20多天前,他們10個月的兒子被蜱蟲咬了。這幾天,過了觀察期之後,劉先生夫妻倆才將懸著的心放下。他們給本報打來電話,希望通過孩子的遭遇給家長們提個醒,孩子突然間長顆痣出來,千萬別大意了。   (圖片僅為示意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季與春節連假是身體痠痛的好發期!回鄉時塞車在高速公路上,大夥窩在小小的汽車空間裡,常會腰痠背痛;熬夜打麻將,或是看電視長期不變換姿勢,也會引起背部不適,導致肩頸硬、下背痠痛。醫師提醒,長期有下背痛困擾,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