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每年2萬名早產兒 6成媽媽焦慮挫折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早產,台灣每年約有2萬名早產兒出生,而這些早產兒的媽媽,在孩子1歲前,必須全天24小時照顧寶貝,以防孩子因感染病毒引來致命危機,身心疲勞可想而知;據一項全球性調查,台灣有高達63%的早產兒媽媽無法感受生產後的喜悅、充滿負面情緒,遠高於足月產媽媽的20%。

依據2012年全球早產兒現況調查報告,台灣早產兒媽媽有63%充滿焦慮、挫折等負面情緒,87%的早產兒媽媽因此與寶寶產生疏離感,另有63%害怕將寶寶帶回家照顧,高於足月產媽媽的40%。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許瓊心醫師指出,早產兒媽媽們在孩子1歲前,必須24小時提心吊膽,主因是早產兒肺部及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一旦感染病毒,很容易住院插管,沒有急救治療更可能致死,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罹病率即高達93.7%;因此即便旁人只是在孩子面前咳兩聲,早產兒媽媽都會膽顫心驚。

此外,早產兒其他主要合併症如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腦室內出血以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可能造成日後發展遲緩與腦性麻痺,影響寶寶智力與運動發展。

連續生下兩位早產兒的Yuki媽媽表示,當大兒子出生後,得知有腦室出血及視網膜病變,甚至可能到國小都不能走路,當場在加護病房外大哭不止,兒子出院後不再有醫護人員輪三班照料,照顧責任落在自己一人肩上,身心更是倍感壓力。

多數早產兒媽媽對孩子未來身心發展充滿擔憂,部分還可能面臨家人責難,Yuki媽媽說,早產兒寶貝都這麼努力地存活下來,醫護團隊也不眠不休地為他們照顧孩子,早產兒媽媽應該以正向面對,用更多母愛照顧早產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2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的吳先生是網球愛好者,從年輕時代打到現在樂此不疲,在幾次強力揮拍後,肘關節開始出現怪聲,但他不以為意,直到手肘突然伸到某個角度就劇痛再也無法過去,就醫後許多骨科醫師研判應該是網球肘,但吳先生避免單手反拍、切球和截擊後還是痛,吃藥、打針和戴護具皆無效,經人介紹到台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恐成週期循環的傳染病!公衛學者出身的副總統陳建仁在臉書發文表示,由於武漢肺炎高傳染、低致死的特性,可能成為持續存在、週期循環的傳染病。他呼籲,台灣應該要加強武漢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藥物,確保人類免受疫災之難!分析近年三大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