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癌症篩檢新突破! 「一般健檢抽血」交AI可篩血液腫瘤風險高低

▲(照/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癌症篩檢又有新發展!台北醫學大學今(2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其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利用AI人工智慧,只要透過一般健檢的抽血數據,就可發現未來可能罹患淋巴癌、血癌等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高低,該項技術並已經在韓國首爾Konkuk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獲得驗證,診斷率最高達93.5%。

該研究成果亦於3月16日下午4點發表於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eports自然科學報告期刊。該項技術也已經可以運用於臨床之上。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副教授雪必兒(Shabbir Syed Abdul)說,血癌不如其他癌症容易診斷,通常需要配合血液抹片以及骨髓抹片檢查,許多患者發現時往往都已是中末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而這種新的篩檢方法則可以在病人的常規健檢中,從抽血檢查就能即早發現風險,及早因應,研究成果令人振奮。

該項研究主要透過AI人工智慧進行,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以細胞群落數據(CPD)篩檢惡性血液腫瘤。研究有韓國、斯洛維尼亞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共同參與。

研究團隊進一步蒐集韓國首爾Konkuk大學附設醫學中心共882個血液腫瘤案例,其中457例為惡性,425例非惡性,接著以SGD、SVM、ANN、線性模型、邏輯迴歸等7種模型進行AI學習,再讓AI針對這些血液腫瘤案例的抽血數據進行判讀,結果發現ANN的診斷率最高,達93.5%。

雪必兒強調,研究成果讓醫療院所只要透過現行抽血數據加上AI的輔助分析,就能發現民眾未來罹患淋巴癌、血癌等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高低,民眾不需再做額外的檢驗,既可節省醫護人力,減少醫療用及時間等成本,也能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緩癌症死亡率的效果。

照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熟男崇尚「與B肝和平共處」沒追蹤 肝癌三期上身爆瘦10公斤

學生巧製「阿中部長」翻糖蛋糕 陳時中尬笑:吃自己頭有點怪怪的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潮健康/郭家和   從小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 他上幼稚園驚吐:當人好辛苦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免科醫師心中最難治療的過敏疾病,而且多數病人都是在嬰幼兒時期發生。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姚宗杰秘書長表示,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年齡愈來愈早,有些孩子4、5個月來看診時,已可用「體無完膚」...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江伯倫、朱家瑜醫師40歲的小陳從小為過敏體質,只要運動流汗,身體多處部位就會出現紅疹與搔癢。經醫師診斷後,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陸續發現,只要氣溫驟變、環境空氣品質不佳,或暴露在有二手菸的環境,都讓他全身搔癢不對勁……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人口超過2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之後,新北市也有醫院護理師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7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其中一人是亞東醫院非專責病房的護理師,目前感染源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該名護理師案17967為30多歲女性...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台北報導 西堤餐廳群聚一夜暴增14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下午直言「後續還值得我們一定要非常關注」!原因在於目前1月7日及1月9日在西堤用餐的客人陸續確診,甚至當天辦尾牙的不只是聯邦銀行,還有一家機車行也有辦尾牙,其中一名員工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