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保署攜手廣達電腦「加速」健保資料庫 打造癌症等主題式醫療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科技大廠助陣,台灣健保資料庫將「加速」!健保署長李伯璋今(24)日與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廣達電腦將捐贈健保署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加速整個健保資料庫的AI應用發展,下一步預計鎖定癌症等國人頭號威脅,打造產、學、醫皆可使用的高品質主題式醫療資料庫。

台灣健保累積有25年的國人就醫申報資料庫,一向是國內發展醫療大數據AI應用的最大寶庫。

李伯璋表示,全民健保自民國84年開辦以來,每年累積就醫紀錄資料8.5億筆,是全世界唯一全國性醫療影像巨量資料庫,健保署107年起更加入國發會「亞洲矽谷試驗場域計畫」,建置健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環境,目前已完成16億筆健保醫療影像去識別化,去年6月起開放外界申請健保醫療影像人工智慧應用試辦計畫,研究團隊可利用去識別化的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影像發展人工智慧模型。

試辦計畫在短短半年收案期間,已有17家研究團隊申請進場,醫界10家、學界7家,其中11案有產學合作。各團隊主要鎖定發展疾病預測參照模式、驗證與校正醫學影像位置與病灶判讀輔助功能、開發術後風險預測模式等多元醫療輔助功能等。

但應用的第一個難題得解決大量資料運算時的負荷,健保署企劃組組長張鈺旋說,廣達是國際軟、硬體大廠,這次捐贈的整合平台,就包括其開發的軟體技術及高性能的AI伺服器、高延展性的大數據儲存設備等設備,能讓研究人員在平台上運用視覺化簡單操作,執行資料工程、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等研發工作。

張鈺旋說,下一步健保署將朝向系統性收集特定疾病,像國人常見的肺癌、乳癌等,建立主題式醫療資料庫,提供外界全國性健康醫療數據參考,以建置更符合民眾需求的疾病判讀、健康預測等人工智慧模組,首先會以不受個資法限制的死亡檔為主,去識別化提供產、學、醫界使用。至於外界關注開放資料是否損及個別民眾權益以及如何回饋全民,也會在試辦計畫上路後,設定規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癌症篩檢新突破! 「一般健檢抽血」交AI可篩血液腫瘤風險高低

熟男崇尚「與B肝和平共處」沒追蹤 肝癌三期上身爆瘦10公斤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頸椎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落枕、手麻、骨刺、胸悶,都是頸椎病的症狀!台灣大約有20%年輕人罹患頸椎病,卻有人不耐長時間的治療,採取一些激烈的手段,這些手段,宛如恐怖片,有人因此癱瘓、中風、半身不遂!最近網路上就流傳一位68歲的山東大媽,在單槓上綁了幾條繩索,接著就站上板凳,把自己的脖子吊起,踢開凳子讓...

閱讀詳情 »

近日一對夫妻假日海釣,釣到一條50公分深海鱸魚,兩人立刻烹調分食一大塊現烤魚肝,當下感覺疲憊又頭痛,第二天就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可怕的情形,其實是血液中維生素A濃度偏高。維生素雖是人體必需物質,但吃過量卻會引起中毒,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引起致命急性肝炎,導致喪命。除了要控制進補的量,在...

閱讀詳情 »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台北市突破千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讓病人在特定條件之下,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選擇善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已經超過半年,台北市衛生局今(8)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人數共計...

閱讀詳情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若不到位,2年復發率超過2成。(照/洪煥程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內膜異位症上身,治療千萬不要走走停停。一名35歲的家庭主婦,2年前經痛就醫,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用藥8個月後大為改善,沒想到她竟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