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6月7日大解封 觀光旅遊防疫措施鬆綁重點整理

台灣6月7日大解封 觀光旅遊防疫措施鬆綁重點整理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國內近2個月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於6月7日防疫措施大解封,讓民眾最有感的是,搭乘台鐵、高鐵、國道客運大眾運輸時,不再強制戴口罩,也能吃東西。6月7日起,國內防疫措施鬆綁狀況如下:


1.民眾進入大眾運輸工具或運輸場站入口處,仍需量體溫、戴口罩;但進入運具後,若可維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施時,民眾可以選擇不戴口罩。
2.旅客在維持社交距離下或相鄰旅客有戴口罩(或採用適當阻隔設施)時,解除雙鐵列車車內及國內航線空運航班飲食管制,但飲食完畢如無法維持社交距離仍須戴口罩。
3.恢復雙鐵列車上商品販售。
4.國內航線空運航班恢復提供飲品。
5.取消國道服務區人潮車潮管制。
6.台鐵新自強號連續假期開放銷售站票,採總量管制,每列車以120人為限。
7.高鐵連續假期可販售自由座,除增開加班車外,也將透過月台、穿堂層與閘門前等排隊人流,控管站位人數。
8.取消國家風景區及觀光遊樂業園區人、車防疫安全承載量的限制。
9.進入郵局,仍須量體溫、戴口罩,但進入後在可維持社交距離下,得不戴口罩。


交通部表示,6月7日後鬆綁措施以大眾運輸、觀光為主,原則為「若不能維持社交距離,則須戴口罩」為原則,希望民眾多多配合。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相關推薦

25歲的姜小姐洗臉時感覺到右邊耳垂附近有鼓包,而且比較硬,但當時沒在意,過兩個月後包越來越大,這才來醫院檢查,醫生確診此為腮腺腫瘤。「我打電話都是在晚上九點以後,因為手機費有優惠,跟男朋友煲電話粥都有兩小時,直到手機發燙,燙得不行才掛電話,而且白天還要聯繫業務,多半是用手機,這四五年我已經打壞了七...

閱讀詳情 »

最近,國外網站總結了西方社會中流行的十個關於癌症的謠言,其中很多謠言在我們周圍也有廣泛的傳播。 謠言1:癌症是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 或許在公眾的認知裡,癌症在今天要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重要。不過實際上,癌症可不是一種西方社會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它的歷史和人類一樣悠久。幾千年前,古埃及和古希臘的醫生就描述...

閱讀詳情 »

1. 以下哪種是普通食糖? 乳糖 蔗糖 蔗糖素 正確答案:蔗糖 蔗糖是甘蔗和甜菜中濃度最高的糖類,也是我們餐桌上食糖的來源。乳糖是存在於牛奶中的天然糖類。而蔗糖素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即三氯蔗糖,比食糖甜600倍、比糖精甜2倍、比阿斯巴甜甜3倍。由於不能被人體降解吸收,所以為零熱量甜味劑)。 2. 以...

閱讀詳情 »

一到節假日,很多人會用美食來款待自己,如果你知道某些食物是有害的,卻還抵抗不了饞蟲的誘惑,糾結吃或是不吃是沒用的,今天讓默默來告訴你,採取一些適當的方法,可以降低它們對你的危害!   【油條】 油條是不少人早餐的選擇,可油條中大多加明礬。這種含鋁的無機物,被人體吸收後會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