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4成合併腎臟病 頭痛疲倦竟是腎衰竭

糖尿病4成合併腎臟病 頭痛疲倦竟是腎衰竭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從小胖到大的李先生,早在30歲那年就確診糖尿病,但自覺沒有症狀,並未定期回診,規律用藥,等到頭痛、異常疲倦,至診所就醫,為時已晚,嚴重高血壓、高血糖,合併有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不久之後,就開始悲慘的洗腎人生。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指出,類似案例比比皆是,如果糖友都能提高警覺,積極治療,選用合適的治療方式,就能大幅降低洗腎危機。


最新202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臨床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定期回診,評估心腎風險及共病風險,並優先選用口服藥物SGLT2抑制劑,或是GLP1類針劑藥物。


陳宏麟說,SGLT2抑制劑可經由腎臟的作用機轉降糖,不論蛋白尿、腎病變分期,都能減少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和惡化。至於GLP1類藥物則能減少蛋白尿的產生。


至於糖友應該至大醫院或基層診所就醫,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公布1項糖尿病照護大普查,調查對象為全台43家獲頒認證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診所、7200位糖友。


結果顯示,逾5成糖尿病患血糖達標(HbA1c<7%),顯示,我國基層診所照護能力不錯,在具便利性、可近性和持續性等優勢之下,更能協助糖尿病患維持穩定血糖。


不過,調查也發現,近7成糖友合併高血壓,逾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超過8成合併高脂血症,這代表糖友在三高(血糖、血脂、血壓)疾病的治療上,仍有待加強。


為了提升糖友血糖控制,加強保腎護心的控糖觀念,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積極推動「及時篩、腎心安」計畫,由醫師、營養師等團隊協助病人瞭解危險因子,並選擇最佳個人化治療,希望延緩洗腎及腎心併發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020年即將結束,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許多台灣年輕女性的噩夢,也是常見的婦女疾病之一,主要症狀為月經不規則、雄性激素分泌異常導致青春痘、毛髮增生等;其中,最讓患者感到困擾的就是「肥胖」的問題,新陳代謝科專門診所黃維人醫師指出,由於患者體內細胞脂肪過量飽和,以及肥胖導致的慢性發炎,使胰臟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3歲的余小姐自10年前開始經常覺得疲累、皮膚搔癢、視力模糊,輾轉流連於各科求診,仍反覆發作,甚至疲倦到無法工作,進行骨髓切片後才確診為血小板增多症,且骨髓也有纖維化的跡象,沒想到第2次骨髓切片檢查時,骨髓早已嚴重纖維化,腫大脾臟甚至壓迫到周遭器官,更嚴重者還會轉型為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近來頻頻傳出名醫代言非法藥品的消息,宣稱可以快速治療耳鳴,貼文遭到不少網友檢舉,經查證發現是照片盜用事件。耳鳴困擾著許多人,是需要長時間治療的病症,不肖商人憑藉醫師是耳鼻喉科權威的名氣,抓準民眾想快速治好耳鳴的期待,大肆進行宣傳,吸引消費者上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