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美韓跨國研究!懷孕月份碰上這4個月 寶寶罹憂鬱或高血壓風險增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月份,也能預測寶寶未來罹病風險!台北醫學大學今(19)日發表其參與的跨國研究結果,發現若孕婦妊娠期間曝露於較高的一氧化碳環境,可能導致寶寶罹患憂鬱症風險增加,在台灣是10月、11月;而懷孕初期曝露於PM2.5較高的環境,如9、10及12月,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的風險。

這一項「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主要由台灣、美國、韓國等專家學者與「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合作進行,論文並刊登在美國醫學訊息學協會期刊(JAMIA)。

參與研究的台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表示,研究統計分析台、美、韓三國,逾千萬人資料,平均年齡介於35至53歲之間,統計的時間則從1979年至2016年不等,平均分析為24年,最長達36年。

其中,台灣資料庫橫跨時間達13年,結果發現孕婦產前所處環境與憂鬱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低可能有關聯性。

烏斯馬指出,分析資料庫發現,如果懷孕前3個月適逢台灣的10月、11月,也就是一氧化碳濃度相對高的時期,出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相對高;而懷孕初期曝露於PM2.5較高的環境,如台灣的9月、10月及12月,不僅提高妊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之風險。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懷孕後期日照太少,影響維他命D吸收,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進而影響小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烏斯馬強調,研究結果純粹是從資料整理分析而得,至於出生月份及未來可能罹患疾病之間的因果為何,則不在研究的探討之列。不過也有其它研究發現,生產前曝露的環境,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比如有些研究顯示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罹患流行性感冒,寶寶出生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另一則是周產期曝露的環境,比如寶寶出生不久後接觸到過敏原或病毒,將會影響日後免疫系統的發育。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洗一次澡狠拔300根頭髮! 男大生罹「拔毛症」理成大光頭仍不住手

一封來自馬偕博士故鄉的求援信! 馬偕醫院自費百萬送加國15萬片口罩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跟風吃保健食品  小心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殺死癌細胞、腫瘤消失、回春、解毒、我驚呆了…」每天滑手機時,你是不是也常看到這些很聳動的標題,吸引人繼續讀下去;網路也充斥著數以千萬計像這樣的健康醫療文章或影片,就連每天打開LINE,都可以收到親友熱心寄來的許多保健訊息,《健康2.0...

閱讀詳情 »

許多婦女都曾受到陰道炎的困擾,雖然只要遵循醫囑用藥治療即可獲得改善,但也容易因不良的生活習慣而一再反覆發作。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其實想要預防陰道炎問題,最重要是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包括吃好、睡好增加身體抵抗力,還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換內褲、盥洗毛巾,上完廁所由前往後擦等,以減少...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鑫悅國際董事長王志偉過去在藥廠長達十五年,曾經待過諾和諾德、輝瑞等國際大廠,後來自行創業,自創保養品牌「S.i.B肌之活源泉」,解決多數人皮膚過敏的困擾。他堅持做對的事,去掉保養品中香料、防腐劑等不必要的添加物,打造簡單、純淨的保養品牌,目前「S.i.B肌之活源泉」在FB社群和電商平台佳...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根據調查指出,有性生活者將近8成是依靠「戴保險套」避孕,然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丞傑醫師提醒,保險套的避孕成功率約為95%,女性還是要有自主避孕習慣,才不會鬧出人命。 鄭丞傑醫師分享了一起案例,在北部某公立醫院婦產科任職的郭姓女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