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性交距離失守 防疫期間淋病增4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性交距離失守 防疫期間淋病增4成

防疫期間,民眾守住檯面上的社交距離,私底下「性病」卻激增!疾病管制署公布最新統計數字,今年1到5月底止,淋病確定病例數2338人,創下5年來同期新高,更一口氣比去年同期增近4成,年齡多集中20到29歲,尤其女性增幅破7成,高於男性增幅的3成,推論不安全性行為及多重伴侶是禍首。 

女性增幅7成 高於男性3成
疾管署統計,2016年至今年1到5月的同期淋病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726人、1943人、1719人、1703人及2338人。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年1到5月的淋病確定病例數的確激增,是5年來新高,不但比去年同期增加37.3%,其中女性由去年的114人增至202人,增幅77.2%;男性則由1589人增至2136人,幅增也有34.4%,只是女性過往人數較少,才顯得增幅驚人。

年齡集中於20至39歲族群
疾管署坦言,近期淋病激增的原因難查,畢竟無法針對每一個人進行清查,但經驗顯示,不安全性行為依舊是主要禍首,尤其,今年以來的好發族群明顯集中於20到39歲的性行為活躍年齡層,確診通報1767人(占75.6%)。

林詠青醫師表示,淋病症狀包括有小便刺痛、灼熱感及流膿等,潛伏期約2到7天,相較於梅毒的10到90天、愛滋的5年到10年,是最為容易發病的性病,阻斷傳染之道,唯有全程使用保險套,並多利用性病友善門診進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生育知識解惑篇Ⅰ:保存癌後生育力,從確診時就得開始 專家諮詢/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婦癌科副教授 周宏學 文字整理/李佳欣 癌症的生育議題,早年較少受到重視,一方面是因年輕的罹癌患者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早年生殖技術也尚不發達,即使患者有需要,醫療能做的事情也有限。但隨著醫療發展愈來愈進步,面對尚有能力...

閱讀詳情 »

▲走入國小校園宣導珍惜健保,健保署長李伯璋(中者)也扮起聖誕老公公。(照/健保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從小教導孩子台灣健保資源有多珍貴,連健保署長李伯璋都「撩落去」扮起聖誕老公公走入校園,今(23)日陪著清一色由公務員組成的「健保天團」到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巡演,利用健保短劇結合聖...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帕金森氏症不抖了!今年61歲的張先生,罹患帕金森氏症已超過15年,初期藥物治療有效,但後期服用多種藥物皆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嚴重性的顫抖使他無法完成站立、寫字、穿衣、喝水等日常生活功能,且無法從事工作,直到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才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醫生提醒水銀電池是危險物品,家長需留意勿讓小孩把玩。(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當心,別讓孩子的好奇心害了健康!一位就因為哭鬧不已,還流出伴隨濃重惡臭味的深褐色鼻涕,被媽媽緊急送到急診,經鼻鏡檢查,發現男童左側鼻子卡著一顆鈕扣型水銀電池,且電池已開始腐化,造成鼻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