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右臉面癱右眼皮無法閉合 顏面神經麻痺山元式針療有解

右臉面癱右眼皮無法閉合 顏面神經麻痺山元式針療有解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出現單側顏面無力要小心!1名陳姓女子,近日突然出現右側顏面無力,緊急至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該女子的右眼皮無法閉合、右臉頰無法活動,且額頭肌肉無法向上抬,後輾轉向中醫求診,收治該患者的高資承醫師以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約12次以後,該女子的右眼已可正常閉合,臉頰和額頭肌肉也已經可以正常活動。


為什麼會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呢?高資承醫師說明,「顏面神經」是自腦幹出來經顳骨到臉頰約14到17公分的神經,功能包括控制臉部表情肌肉、眼淚及唾液分泌、味覺傳達等,當第7對腦神經的中樞神經或周圍神經受損時,則可能產生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會失去控制單側臉部肌肉的功能,出現如歪嘴、半邊臉麻木或感覺遲鈍、半邊臉不能動、喝水會漏水、牙齒不能全然露出、眼睛不能閉合、容易流淚、額頭無法上抬、味覺喪失或遲鈍等症狀。


高資承醫師指出,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有很多,像是中樞神經受損時,產生腦血管疾病如中風或腦部腫瘤,進而引起顏面神經麻痺,或是周圍神經受損時,引發貝爾氏麻痺、感染、創傷、腫瘤、神經性疾病、先天問題等,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貝爾氏麻痺,其定義是指原因不明的顏面神經麻痺,但在近10多年來,已有許多證據證明貝爾氏麻痺是1種病毒的感染,發生原因不分男女老幼,無關四季白晝,時常突然發生,且1天之內完全麻痺,有些患者甚至不自知。


想要醫治顏面神經麻痺並非困難,高資承醫師表示,西醫治療會施以高劑量的類固醇為主,而根據中醫理論,顏面神經麻痺屬於口眼歪斜、吊斜風、口僻、面癱之範疇,通常是因患者的面部經絡空虛,加上受風邪所引起,主要可分為3類,第1類是風寒中經,急性期以祛風散寒為主,服用桂枝湯;第2類是風熱中經,急性期以疏散風熱為主,服用銀翹散;第3類為肝膽火熱,急性期以清乾瀉火為主,服用龍膽瀉肝湯,3種類型的恢復期皆以溫經活絡為主,可服用補陽還五湯。


高資承醫師提醒,當患者罹患顏面神經麻痺,通常會打擊自尊,覺得丟臉,該病症並非難治之症,臨床上約有85%患者可痊癒,不過若已自覺有症狀者,還是建議應於7日內盡速就醫,否則仍會有無法復原或留下後遺症的風險,越早接受治療,痊癒的機率越大。


更多NOW健康報導
▸舞蹈老師上課怕漏尿! 婦科醫師:擺脫溼控人生有方法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且指揮中心指出,接種BNT疫苗之後,恐釀心肌炎、心包膜炎,民眾在接種後4週內,若出現疑似症狀,必須立即送醫。本土增2例 境外3例指揮中心說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洋蔥可抑制骨質流失,這是真的嗎?國外研究發現,洋蔥含有槲皮素,可減少骨頭中的鈣質流失,進而提高骨質密度,預防骨鬆;不過,食藥署提醒,洋蔥鈣含量很低,想要預防骨鬆,還是應多攝取牛奶、深綠色蔬菜、小魚干、黑芝麻、豆製品、紫菜等,並適當運動、日曬。 洋蔥在歐美被譽為蔬菜皇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光生技今(13)日宣布,該公司新冠疫苗海外臨床試驗已獲印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BPOM)核准,將進行劑量探索2期臨床試驗,並進一步規劃3期人體臨床試驗,作為次世代疫苗臨床開發的起點,不排除結合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打1次就獲雙重保護。 國光生技發言人潘飛表示,全球新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