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中國人將人參視為「藥王」。許多研究已證明人參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補氣、抗癌、提升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等。人參的價值大家都知道,不過,在我們日常生活飲食中也有8種食物,它的營養價值可媲美人參,多食會有強身健體功效。

胡蘿蔔:果蔬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新鮮的胡蘿蔔。(Fotolia)

胡蘿蔔被認為是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的一座天然金礦,有小人參之稱。

胡蘿蔔素是一種已知的抗氧化劑,可以防止細胞退化,具有強大的抗衰老功效。豐富的維生素A,具有突出的防癌、抗癌作用。常食胡蘿蔔可大大降低肺癌發病率。胡蘿蔔中還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琥珀酸鉀等,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和胃病均有一定療效,同時還有養肝明目、補氣健胃、養腎健脾以及解毒、降血糖等功效。

胡蘿蔔富含脂溶性維生素,食用時最好是和油、青菜熱炒,它的營養吸收率比生吃可高出8倍。

海參:海中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蔥燒海參。(攝影/戴兵)

海參除了含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及各種維生素外,還含有碘質、膠原纖維、多糖體和硫酸軟骨素,具有補腎、潤燥、養血及補胃等功效。常食用還有滋陰降火、補腎健陽、益智補鈣等作用。 

海參是「精胺酸的大富翁」,精胺酸是構成男性精子細胞的主要成分,而對治療陽痿、腎虛有特殊功效。海參中的很多元素對改善和調理女性內分泌,促進體內良性循環也有很大幫助。另外,精胺酸還有促成人體細胞再生和機體損傷修復的能力。

銀魚:魚類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乾製後的銀魚。(攝影/宋碧龍)

銀魚它的可食率達100%,被譽為「魚參」。經乾製後的銀魚營養價值更高,其中以鈣含量為最高,居群魚之冠。據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食用高鈣食品,能有效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所以,銀魚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

銀魚不去鰭、骨,屬「整體性食物」,營養完全,利於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

銀魚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營養不足、消化不良者、高脂血症患者、脾胃虛弱者、有肺虛咳嗽、虛勞等症者食用。

泥鰍:水中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泥鰍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所含營養成分比鯉魚、帶魚、龍蝦等都要高得多。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氣、祛溼邪之功用,可作為治消渴、陽痿、時疫發黃、小兒盜汗、痔疾、疥癬等症的輔助品,同時適宜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患者、急慢性肝炎及黃疸患者食用,尤其是急性黃疽型肝炎更適宜,因此被稱為「水中人參」。 

 

絞股藍:南方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絞股藍。(Fotolia)

絞股藍又名五葉參,含有多種人參皂苷類成分,具有類似人參的功能,因而有「南方人參」之美譽。

絞股藍對人體有滋補、鎮靜、催眠、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轉氨酶、延長細胞壽命、抗疲勞、抗衰老等作用,對肝癌、肺癌、子宮癌的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一般人飲用絞股藍茶可助消化,促食慾;慢性氣管炎、長期失眠患者服用也有極佳療效。

鵪鶉:動物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
鵪鶉肉營養美味。(攝影/徐乃義)

鵪鶉它肉鮮味美,營養豐富,除高蛋白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卵磷脂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身體浮腫、肥胖型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胃病、肝腫大、肝硬化、腹水等多種疾病有很好療效。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和肥胖者食用。

肉蓯蓉:沙漠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肉蓯蓉。(Fotolia)

肉蓯蓉常用於腰膝酸軟、宮寒不孕、腸燥、血枯、便祕等病症。現代研究表明,肉蓯蓉具有明顯的提高機體免疫力、調整內分泌促進代謝、抗衰老、通便和抗輻射等作用。

紅景天:高原人參

吃不起人參沒關係!這八種食物效能可媲美人參!紅景天。(Fotolia)

紅景天具有刺激神經系統、增加工作效率、消除疲勞和預防高山症等作用。

紅景天是高原旅遊者的良藥,能快速糾正因缺氧導致的機體各器官功能紊亂,明顯提高機體的耐缺氧能力,緩解疲勞,減輕頭痛、心悸、噁心等高原反應癥狀。其性偏寒,又能清肺熱,適用於肺陰不足咳嗽痰黏,或伴喀血者。此外,紅景天還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用於跌打損傷等瘀血症。

紅景天一直為體育專門用品,可提升或保持運動員於比賽或訓練期間的耐力。它還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肺炎及哮喘等作用,另外,紅景天還可直接抑制肺癌細胞的生長及擴散。

 

相關推薦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 如果大藥廠明天推出一種可以改善記憶力,並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藥,你會想要嗎?你願意付多少錢?其實這種藥已經有了。它就叫做睡眠。 假設每晚沉睡8小時,人類一生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長輩出現3症狀,小心肌少症危機已經上門了!醫師提醒,只要家中長者開始出現有以下3大明顯症狀:握力下降、行走遲緩、起身或爬樓梯困難,甚至快要跌倒,均可能是罹患肌少症的早期症狀,應及時尋求醫師協助,進行諮詢和診斷;尤其門診觀察,近來因為躲疫情,不少老人家活動量大幅減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還沒丟掉手上那根菸嗎?國健署今(5)日公布最新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有近4成曾經吸菸者目前已不再吸菸(整體36.7%,男性36.6%,女性37.2%),其中最主要戒菸原因為改善健康、怕生病、怕老、怕影響懷孕等健康因素,占比超過5成,其次才是家人及同儕因素。醫師提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被檢查出心雜音,是不是就有心臟病呢?爸媽先別緊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解釋,在沒有症狀且正常成長的孩子身上,多數可能是生理性心雜音,也被稱為正常的心雜音,只是一種血液在心臟腔室或心臟旁血管快速流動所造成的聲音,因此多在平均心跳較成人快的嬰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