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對助增肌減脂!營養師教運動全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吃對助增肌減脂!營養師教運動全飲食

運動風潮正盛,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連帶使營養補充成為關注焦點。健身民眾無不想透過正確攝取營養,為自己努力運動的效果加乘。健身界流行的高蛋白飲,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喝?營養師提醒,運動前、中、後的營養補充,還是要依照每個人的訓練強度及時間決定,攝取過度反而累積熱量。

運動前2小時先進食 防低血糖、飢餓感

民眾最常有運動後不吃東西才瘦得快的迷思,然而臨床營養師梁家瑋提醒,運動後反倒應儘快補充營養,最好1小時內進食。運動後是肌肉獲取養分的最佳時機,越快進行正確營養補充,可加倍輕鬆達成運動目標。飲食內容以低油脂、高蛋白質為主,幫助修補肌肉組織。

運動前約2小時,建議攝取完整的一餐或小點心,不僅可以(1)防止運動過程發生低血糖狀況;(2)防止出現飢餓感,影響運動表現;(3)有助累積肝醣,提升運動表現;(4)還能代謝更多脂肪。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及礦物質,如長跑運動應適量飲用運動飲料,也可以吃能量棒來補充醣類。

運動後同時補充蛋白質及醣類 營養師推薦3組合

運動後蛋白質的補充很重要,如牛奶、蛋、牛肉及高蛋白飲等,幫助修復肌肉。此外還需要適度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才能讓身體代謝更穩定恢復平衡。運動後的飲食最佳比例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3:1至4:1,梁家瑋營養師特別分享3種運動後的點心組合建議:

1)椰棗乾數顆+鮮奶/

椰棗為富含果糖的椰棗樹果實,中東國家視為勞力或運動後補充體力的水果,台灣較少看到,但近期較常在健身中心或健康餐點中發現使用。若將椰棗乾泡入鮮奶,為運動後能同時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點心的方便好選擇!

2)香蕉+含糖豆漿/

如果不喜歡乳製品或有乳糖不耐症,豆漿也是蛋白質補充的飲品選擇,外加一根香蕉補充來自水果的糖分,是不錯的搭配組合。

3)柳橙汁+茶碗蒸/

如果喜歡溫熱的食物,可以選擇茶碗蒸作為蛋白質補充的選擇,再搭上一杯新鮮柳橙汁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

運動後痠痛 可補充維生素D、鈣、鎂等紓緩

一般而言,建議每日攝取熱量以每公斤體重乘以25至30大卡,例如60公斤的成人建議每日攝取1500至1800大卡熱量。但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運動強度、目標、運動時間來訂定飲食計畫,可以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協助,以更精密個人化的營養食譜,幫助達到運動表現。

運動後如果感到痠痛,可以補充維生素D、鈣、鎂等元素,不僅幫助肌肉放鬆,還能維持心臟功能。梁家瑋營養師表示,運動不要心急,假使一、兩餐沒有遵照飲食計畫也不要過於自責,長期堅持努力後的體態更不易受到影響,肌肉累積起的基礎代謝量更收穫了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恐慌症的第一次發作,通常無法預期,患者可能會突然發生心悸、冒汗、發抖、頭暈、冷顫或發熱感覺,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喉嚨有梗塞感、胸口疼痛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皮膚感覺麻木或刺痛感、失去現實感或失去自我感,有些人發作時會感到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或好像要即將發狂、也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過50,時常會頻繁的想上廁所,到了廁所,卻又只能滴出一點點,排尿困難,這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擠壓到膀胱,使得儲尿空間被壓縮,才會一直想上廁所,但又因為膀胱被擠壓,因此排尿變得吃力,最常發生在銀髮族身上。 逾50歲 每年進行經肛門指診 台灣男性攝護腺癌罹患率已攀升至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6歲的黃先生,右側膝關節疼痛多年,上下樓梯及蹲下時,會產生嚴重的疼痛感,清晨時僵硬疼痛感更明顯,X光檢查後,發現右膝為「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口服藥物無明顯效果,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疼痛感明顯減輕,連續完成3周注射治療,症狀緩解且效果持續半年之久。 人工關節置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氣喘的藥一輩子都得一直使用嗎?」氣喘個案管理師陳于文說,這是許多氣喘個案都會問的問題,畢竟每天帶著藥在身邊不能停,其實也是一種心理與心情的壓力,她說,只要1年內不發作,就「有可能」都不會再發作,停藥自然是很有可能的事。 無法控制過敏原 用藥也恐再復發 陳于文個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