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幾口就飽了 恐潛在胃腸道基質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吃幾口就飽了 恐潛在胃腸道基質瘤!

出現腸胃不適、吃幾口就飽了的症狀,千萬別誤以為是自己胃口不好,當心恐潛在胃腸道基質瘤風險!胃腸道基質瘤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肉瘤,雖然屬於癌症的一種卻經常被誤解為胃癌或腸癌。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胃腸道基質瘤的發生率約300例,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如不及早處理,後果則相當棘手。患者應注意開刀後每3個月要定期回診、不擅自換藥、不自行停藥等「一要二不」原則,才能避免惡化或出現轉移現象。

初期症狀不明顯 需留意復發或轉移

胃腸道基質瘤是最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肉瘤之一,通常發生在50到70歲,目前雖然可以透過手術或標靶藥物治療,但因為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轉移,很多患者在手術後沒有定期回診追蹤,甚至擅自停藥,導致腫瘤再度復發。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呂長賢表示,很多民眾誤以為胃腸道基質瘤就是胃癌,其實胃腸道基質瘤則是發生在第二層的平滑肌且不會出現糞便潛血反應,若腫瘤不夠大也不如意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

手術加上標靶藥物治療 8成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

根據統計,有50%的胃腸道基質瘤發生在胃部,25%發生在小腸,另外25%則發生在胃腸道的其他位置。過去因為致病因子不明,一旦復發或轉移,患者往往在2、3年內就結束寶貴性命,但現在手術切除之外,加上標靶藥物的治療,約8成有出現轉移或復發的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後可獲得有效的腫瘤控制。

聖馬爾定醫院血液腫瘤科暨癌症防治中心主任蕭士銓表示,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都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即使之前曾經接受手術且完全切除腫瘤,患者仍需要每3到6個月回診追蹤腫瘤是否復發或轉移。在服用藥物時有任何的副作用,也應該與醫師討論,千萬不可以因為產生副作用而自行減少服藥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常出現腹痛、噁心嘔吐 詳盡檢查才是遠離疾病不二法門

兩位醫師共同提醒,如果經常出現腸胃不適,如腹痛、噁心或嘔吐、易飽足感、體重減輕、甚至於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症狀,不妨儘快至醫院接受詳盡的檢查,如不幸罹患胃腸道基質瘤,只要謹慎追蹤及適當治療,仍然可以重拾健康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黑眼圈、眼下細紋如影隨形,當心恐是夏季「隱性過敏」惹禍!對過敏病患來說,夏天呼吸道敏感症狀較為舒緩。但即使不再打噴嚏、流鼻水,黑眼圈、眼下細紋等典型過敏臉特徵,在夏天卻未見改善,反而越來越明顯。 夏天是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出現高峰 吹冷氣也是刺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年運動風氣興盛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出現關節運動損傷疼痛或退化性關節炎者增多,好發於中老年人。根據統計,關節問題於70歲以上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好發部位為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也可見於脊椎,腕關節等,最常見膝關節、膝蓋疼痛造成運動甚至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截至6月26日,全台已有17起日本腦炎感染案件,為去年同期案例數2.8倍高。發病期間可能出現發燒、頭痛、意識障礙、甚至性格大變等症狀。無論有無日本腦炎接種史,都可能面臨日本腦炎威脅。許多人認為,為日本腦炎是小孩子專利、小時候打過疫苗就一勞永逸、住在城市遠離農舍沒風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女性若有胃痛、反胃或食慾不振問題,注意是否為瀰漫型胃癌上身。彌漫型胃癌又稱皮革胃,好發在女性或年輕人身上。年僅30多歲女性因腹痛、食量減少就醫,沒想到被診斷出瀰漫型胃癌,且已有腹腔轉移。經雙向化學治療合併手術及腹腔熱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 胃癌嚴重腹腔轉移 手術合併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