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生雞蛋險送命! 顏宗海:這些人吃生蛋易引發敗血症

吃生雞蛋險送命! 顏宗海:這些人吃生蛋易引發敗血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吃火鍋時醬料中打上1顆生蛋,是很多饕客的好選擇;也有不少料理中可以吃到生雞蛋,大家都愛的點心提拉米蘇中的材料也有生蛋。媒體報導,中部有1名男子吃了1份內含生雞蛋的料理,當日晚上就嚴重腹瀉;就醫後竟是敗血症,還住進加護病房,懷疑是生蛋惹禍。


的確!吃生蛋的風險真的不低,林口長庚腎臟科系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老人、幼童與抵抗力差的人,要避免吃生蛋。雖報導未提到病情,但吃出敗血症,確實有感染沙門氏桿菌的可能。沙門氏桿菌易在生蛋與生肉上孳生,而沙門氏桿菌引起食物中毒案例,並不多見。


一般人感染沙門氏桿菌的症狀多有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然幼童、老人或有慢性病這類抵抗力較差的人,就有可能引發敗血症。 那麼該如何避免吃下沙門氏桿菌?顏宗海建議避免生食,蛋類應煮到全熟再吃(包含糖心蛋也是生食)。


此外,用餐前要洗手,廚房要仔細做清潔,當然刀與砧版都要落實生、熟食分開使用。 顏宗海強調,細菌容易孳生的危險溫度為攝氏7度到60度之間,所以便當一定要在1小時內吃完。如真的吃不完,需放置在4度的冰箱中,拿出後加熱到70度徹底殺菌,才能吃下肚!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達人網/陳郁文   吃素是不是比較容易覺得餓、沒力氣?不,其實吃素也可以頭好壯壯!但是如何營養又均衡,一點都不簡單,來看看吃素前要做好的5項功課。 1.豆類為良好蛋白質配穀類助吸收 蛋白質為人體細胞最重要的組成成份,但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缺少部分必需胺基酸,且較不易被人體吸收,長久不注...

閱讀詳情 »

據統計,男性10大死因中有4項與飲食有關,包括癌症、腦血管疾病、心髒病和糖尿病。以下11種食品對男性健康有益,建議男性多多攝取。   1.西紅柿。西紅柿的酸味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蛋白質等。西紅柿中豐富的維生素C能制造出骨膠原,強健血管。西紅柿中的礦物質以鉀的含量最富,有助于排出血液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每年約逾百名幼兒有先天重度聽損,連大聲喊叫聲都聽不見,由於人工電子耳問世,重度聽損者得以重回有聲世界。醫師表示,人工電子耳是一種仿生裝置,藉由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神經,進而產生聽覺。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吳哲民指出,一般正常人的聽力為0至25分貝,輕度聽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由於台灣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臺灣癌症發生人數逐年增加,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指出,台灣每251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而根據2011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篩檢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也逐漸增高。花蓮慈院癌症醫學中心許文林副院長表示,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