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粽腸沾黏 竟因做過腹部手術惹禍!

吃粽腸沾黏 竟因做過腹部手術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小玲(化名),過去曾患有子宮肌腺症,並在治療過後出現腸沾黏問題,所幸住院治療後獲得緩解。但不久前小玲因頻繁經痛前往婦產科就診,門診中她除了主述經痛問題,也提及自己在吃完粽子後肚子愈來愈鼓脹,甚至絞痛及便秘,懷疑二者是否有關連,然而在檢查過後,醫師發現小玲的子宮肌腺症再次復發,同時亦伴隨著腸沾黏的情況。而腸沾黏發生的原因,是因爲小玲過去採用傳統手術治療肌腺症,其傷口癒合過程中易導致沾黏情形,最後小玲透過腹腔鏡手術,同時治療子宮肌腺症及腸沾黏的問題,至今狀況良好。

患者曾接受腹部手術 九成術後患有腸沾黏

收治案例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醫師表示,除了粽子難消化外,曾接受過傳統剖腹手術也是小玲腸沾黏復發的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統計,接受腹部手術(如:子宮、卵巢、大小腸等)的患者中,約有93%會有腸沾黏問題。另外若曾罹患骨盆腔感染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也容易因骨盆腔沾黏引起腸沾黏,其症狀多以腹痛、脹氣、嘔吐及便秘來表現,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阻塞,引發劇烈腹痛、發燒,甚至危機生命!

鍾醫師說明,手術後的沾黏通常7天內就形成,但約在3~6個月才有明顯症狀。目前針對沾黏的治療方式,大多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其過程為禁食、點滴輸液、放置鼻胃管引流、注射促腸蠕動針劑、禁食 ; 但部分患者因沾黏情況嚴重,僅透過保守治療無法解決問題,需進一步進行開刀治療。

沾黏為手術傷口所致 海扶刀無傷口最不易沾黏

鍾醫師補充,腹部手術後造成腸沾黏的原因在於,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我們身體啟動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把附近的組織都連結在一起,而就產生了「沾黏」!建議患者一開始可選擇海扶刀無創治療,因不會在腹壁及子宮留下傷口,故大幅降低後續粘粘機率。倘若患者仍需透過腹腔鏡或傳統剖腹手術等有傷口的治療方式時,可於術前與醫師討論使用防沾黏或止血產品,來降低腸沾黏發生的機率。

減少食用高纖維食物 餐後運動有助沾黏問題

鍾醫師提醒,有沾黏症狀的患者,平日應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避免一次攝取大量的高纖維食物,如:粽子、糯米等,並建議用餐完進行適度的運動,幫助腸胃蠕動,最後也呼籲,端午節將近,雖然吃粽子為華人習俗之一,但疫情期間,也要遵守防疫規定,避免群聚進食哦!

【延伸閱讀】

自然孔腹腔鏡手術 降低子宮肌瘤術後疼痛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牙齒缺損蛀蝕會因不同型態的牙齒,出現的症狀也會不同,這時就必須對症下藥,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選擇適合且正確的治療方式;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牙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品如指出,尤其像是牙齒缺損部位過大,就不能使用樹脂填補,否則恐越補越大,甚至必須拔除。補牙齒缺損可分為健保給付的樹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罹患甲狀腺癌要定期追蹤!72歲的詹姓婦人,20年前罹患分化型甲狀腺癌,順利開刀切除後,以為癌症痊癒未追蹤,15年後癌細胞復發,且轉移至肺臟變成4顆,增加治療困難度;所幸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腫瘤生長速度變慢且逐漸變小,已平安度過5個年頭。。收治個案的三軍總醫院正子造影中...

閱讀詳情 »

  許多上班族由於工作緊湊、休息時間短,常需要快速地解決三餐,在此背景下,速食店因為出餐速度快,口味也較多數微波食品可口,因此漸成為民眾飲食的重要選擇之一,但速食多屬高熱量食物,若太常吃,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然民眾飲用速食的狀況又是如何?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5/5/1...

閱讀詳情 »

  「我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非常有個性的,性格好像有點兩極分化,想把事情做好,但實踐時卻非常馬虎,作業經常草草了事,後果是經常出錯。他興趣特多,注意力太容易分散,老師反映上課不專心,寫作業時還經常幹些別的事,還好忘事,經常丟三落四,為這事我沒少兇他。更嚴重的是,他咬指甲摳手指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