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快餐重鹹、醃漬食物等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管不好嘴,小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日韓等胃癌大國,民眾對胃癌早期篩檢已有相當的警覺,所以早期發現率非常高,反觀台灣還有待加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彭正明主任指出,如果經常性胃痛或有出血,或是不明原因上腹痛,建議應該到診所做胃鏡檢查,因為這都有可能是胃癌症狀。從國健署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發現時已是晚期胃癌的患者非常多,大約有33%都是第四期胃癌,第三期胃癌患者也佔了約28%。

早期存活率九成 二、三期術後口服化療更方便

早期胃癌治療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第二、三期胃癌除了手術治療,還要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不同以往的點滴式化學治療,需要常跑醫院還擔心身體難負擔副作用,近年口服化療藥物的出現,因用藥方便,患者在任何地方皆可服用藥品,大大節省病患舟車勞頓往返醫院治療的時間,更能讓患者擁有正常的作息和工作。

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余政展部長表示,口服化療藥物(Gimeracil+Oteracil+Tegafur)開發自日本,在胃癌治療上有非常好的療效,一些大型的臨床試驗證實,它在二、三期病人可以減少10%的復發率,延長10%的存活率,還減少了近三成的復發風險,是日本、韓國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口服化療藥物每天按時吃藥,使用上較方便,副作用也相對輕微,大部分病人都是一些色素沉著,或是胃口、體力較差,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大。

口服化療納健保 術後服用一年復發風險降30%

針對胃癌第二、三期胃癌病人,健保局在105年起就開放了口服化療藥物給付,手術後服用一年可降低三成復發風險。胃癌要早期發現才有最好療效,胃癌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劉毓寅醫師、花蓮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陳言丞主任在內等各大醫療院所醫師共同呼籲全民動起來,定期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顏色深淺、大小不一的痣,哪些必須立即「除痣」?皮膚科醫師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應先考量是否有異常變化,會不會有皮膚癌等風險,目前有所謂的簡易ABCD自我檢查法,可初步篩檢,如果發現痣長得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痣大於0.6公分等,都要特別小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全面防疫之際,兒虐事件近期仍頻傳,在少子化未見反轉的此刻,真令人咋舌難過。兒少如遭遇人身安全的風險事件,應變與行動需再強化學習與教導;另網路普及的現代,色情暴力網站未有效管理,兒少在好奇心驅使下容易瀏覽不適當的網路資訊,生活潛藏的各式危機需關心,兒少保護的預防工作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武漢肺炎期間,許多民眾都會使用像酒精、漂白水及次氯酸水等來消毒,但唯有正確使用,才能真正達到消毒效果;安南醫院家醫科陳泓毓醫師表示,雖民眾都擁有基本防疫觀念,但隨著網路各種繁雜訊息,正確的選擇及使用消毒液和使用時機仍讓許多民眾不小心就被混淆,其實可從消毒能力、適用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人總是過著快步調生活,面對匆忙生活帶來的壓力,間接造成嚴重睡眠問題。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睡眠障礙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或是損害大腦結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說明,優質睡眠可減少與勞動有關的事故和交通事故風險。睡眠可以保養大腦 學習、記憶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