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快餐重鹹、醃漬食物等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管不好嘴,小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日韓等胃癌大國,民眾對胃癌早期篩檢已有相當的警覺,所以早期發現率非常高,反觀台灣還有待加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彭正明主任指出,如果經常性胃痛或有出血,或是不明原因上腹痛,建議應該到診所做胃鏡檢查,因為這都有可能是胃癌症狀。從國健署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發現時已是晚期胃癌的患者非常多,大約有33%都是第四期胃癌,第三期胃癌患者也佔了約28%。

早期存活率九成 二、三期術後口服化療更方便

早期胃癌治療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第二、三期胃癌除了手術治療,還要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不同以往的點滴式化學治療,需要常跑醫院還擔心身體難負擔副作用,近年口服化療藥物的出現,因用藥方便,患者在任何地方皆可服用藥品,大大節省病患舟車勞頓往返醫院治療的時間,更能讓患者擁有正常的作息和工作。

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余政展部長表示,口服化療藥物(Gimeracil+Oteracil+Tegafur)開發自日本,在胃癌治療上有非常好的療效,一些大型的臨床試驗證實,它在二、三期病人可以減少10%的復發率,延長10%的存活率,還減少了近三成的復發風險,是日本、韓國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口服化療藥物每天按時吃藥,使用上較方便,副作用也相對輕微,大部分病人都是一些色素沉著,或是胃口、體力較差,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大。

口服化療納健保 術後服用一年復發風險降30%

針對胃癌第二、三期胃癌病人,健保局在105年起就開放了口服化療藥物給付,手術後服用一年可降低三成復發風險。胃癌要早期發現才有最好療效,胃癌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劉毓寅醫師、花蓮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陳言丞主任在內等各大醫療院所醫師共同呼籲全民動起來,定期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日前因一場車禍造成粉碎性骨折,至醫院放入人工骨板將碎裂的骨頭接合,但術後卻發生高燒不退,傷口也不斷化膿潰爛的情形,診斷後發現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骨髓炎,轉診至大林慈濟醫院,在經過重重手術後,患者才免於截肢的命運。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黃介琦表示,...

閱讀詳情 »

太可怕了,晚餐絕不敢貪吃了!一定要轉給身邊的朋友知道一、晚餐與肥胖90%的胖子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二、晚餐與糖尿病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并且晚...

閱讀詳情 »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能型手機。 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更談不上治癒。關燈後看手機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44歲陳女士日前與先生行房後有出血及身體不適的情形,甚至出現陰道大量出血,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急診後,發現子宮頸處有腫瘤,切片後確診為子宮頸麟狀上皮細胞癌,且為第二期B子宮頸癌,所幸經同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後,目前病情獲得控制。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張世宗主任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