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吃重口味當心胃癌風險增 早期發現保「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快餐重鹹、醃漬食物等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管不好嘴,小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日韓等胃癌大國,民眾對胃癌早期篩檢已有相當的警覺,所以早期發現率非常高,反觀台灣還有待加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彭正明主任指出,如果經常性胃痛或有出血,或是不明原因上腹痛,建議應該到診所做胃鏡檢查,因為這都有可能是胃癌症狀。從國健署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發現時已是晚期胃癌的患者非常多,大約有33%都是第四期胃癌,第三期胃癌患者也佔了約28%。

早期存活率九成 二、三期術後口服化療更方便

早期胃癌治療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第二、三期胃癌除了手術治療,還要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不同以往的點滴式化學治療,需要常跑醫院還擔心身體難負擔副作用,近年口服化療藥物的出現,因用藥方便,患者在任何地方皆可服用藥品,大大節省病患舟車勞頓往返醫院治療的時間,更能讓患者擁有正常的作息和工作。

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余政展部長表示,口服化療藥物(Gimeracil+Oteracil+Tegafur)開發自日本,在胃癌治療上有非常好的療效,一些大型的臨床試驗證實,它在二、三期病人可以減少10%的復發率,延長10%的存活率,還減少了近三成的復發風險,是日本、韓國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口服化療藥物每天按時吃藥,使用上較方便,副作用也相對輕微,大部分病人都是一些色素沉著,或是胃口、體力較差,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大。

口服化療納健保 術後服用一年復發風險降30%

針對胃癌第二、三期胃癌病人,健保局在105年起就開放了口服化療藥物給付,手術後服用一年可降低三成復發風險。胃癌要早期發現才有最好療效,胃癌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劉毓寅醫師、花蓮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陳言丞主任在內等各大醫療院所醫師共同呼籲全民動起來,定期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的白內障女性,經白內障手術後出現眼睛乾澀、紅腫且視力模糊等症狀,家人緊急帶她回診,結果被診斷確認為白內障手術引發的乾眼症狀;在接受治療並使用無添加防腐劑人工淚液輔助下,眼睛不適等症狀已獲得舒緩,角膜也在治療下逐漸恢復健康。白內障手術恐引發乾眼症 應著重追蹤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呂姓年輕夫妻,為了求子,從104年開始就做過多次治療,但遲遲未有好消息傳出,加上又有多重免疫性問題,原本醫師採以量身訂做的調養計畫搭配試管嬰兒療程,但這對夫妻未做好準備,因此作罷,後來又去其他醫院採以人工授精方式,但仍都失敗收場。單一顯微注射方式受精 不孕夫妻如願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每到了下午3、4點,辦公室總會開始傳來吃下午茶的呼喚聲!下午茶儼然是現在上班族忙碌生活中的小確幸。現在正值冬天,活動量不僅大幅降低,對於久坐不動的上班族而言,體重飆升自然不在話下。而上班族的下午茶究竟該如何選擇,才能既不發胖,又能創造飽滿的工作能量呢?這樣喝營養又健康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皮膚又乾又癢,讓不少人深受困擾,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台灣有超過200萬人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以孩童與青少年居多,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早在古巴比倫時期,當時的人就發明「濕濕療法」,透過濕敷減緩皮膚炎的不適,現代醫學也以此借鏡,搭配上有溫和消炎成分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