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重鹹會洗腎? 腎臟科醫師:這些人最好避免吃太鹹

吃重鹹會洗腎? 腎臟科醫師:這些人最好避免吃太鹹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些人特別鍾愛重口味食物,一定要辣、鹹才夠味,長輩就常常勸導不要吃太鹹,小心要洗腎,這是真的嗎?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年報,台灣目前有9萬多名腎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治療,桃園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塗昆樺說明,現代腎衰竭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吃重鹹雖不會直接導致腎臟損壞,但可能會導致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進而影響腎臟。長期鹽分攝取過多仍可能會影響腎功能。

腎衰竭替代療法 洗腎、洗肚子、換腎

當腎臟功能損壞到一定程度時,目前只有三種替代療法可以選擇,塗昆樺醫師解釋,一是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二是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三是換腎。許多疾病皆會引起腎衰竭,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約占洗腎人口三成左右,其他包含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肝硬化、腎絲球腎炎、急性腎衰竭等,也都會引起腎功能衰退。

慢性病患者不宜攝取過多鹽份 恐致洗腎

腎臟身負重責,負責調節血壓,以及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飲食中的鹽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衛福部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若慢性病患者吃進太多鹽份,會加速腎臟損害,造成慢性腎纖維化,尤其高血壓患者不宜。

濫用藥物、抗生素可能傷腎 慢性病患者服止痛藥須謹慎

過去某些中藥含有馬兜鈴酸,研究已證實會直接造成腎臟損害,導致腎衰竭,近年來已不用此成分,塗昆樺醫師提醒,民眾若食用太多成分不純、來路不明的產品(如未經衛署核可的電視購物產品、直銷產品),是否含有馬兜鈴酸或其他可能有害物質都未知,不明成分都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同時,濫用藥物、抗生素也可能會傷腎,尤其未經醫師處方,長期使用或一次性使用大劑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可能會造成腎衰竭。

因為台灣取得藥品過於容易,錯誤服用藥物的情況下,雖不見得會有立即的危險,但長期服用還是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醫師建議,若慢性病患者有止痛需求,最好找專科醫師評估。若不幸腎損傷至需要洗腎,除了原本腎功能良好遭遇急性損傷者,比較有可能恢復功能而脫離洗腎,慢性腎臟病患者遭遇急性損傷往往不可逆,可能就直接進入末期腎衰竭而必須長期洗腎。

定期健檢、減少鹽分 大餐後多喝水幫助代謝

不光是肝臟,其實腎臟也是沉默的器官。塗昆樺醫師表示,等到有症狀時往往腎臟功能都已經很差,建議民眾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平時注意是否有排尿量異常、尿液顏色異常、或是尿液中有持續不消退的泡泡需就醫;盡量減少鹽分攝取、食用加工食品;多喝水,尤其吃完大餐後盡量多喝水幫助代謝;同時建立良好的用藥習慣,不要隨意進補,才能保障腎臟健康。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長者憂就醫之路 全口服療法在家吃

 流感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後果更嚴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7旬老翁頸部突起腫塊且快速長大,2周內長到2倍大,無壓痛感,切除化驗發現是惡性角化棘皮瘤;此病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處,民眾身上若有莫名腫塊應速就醫。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表示,73歲老翁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突起一個腫塊,且快速變大,2周內就長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你肚子餓時,是否也感覺特別容易發脾氣呢?其實主要因低血糖所導致。根據來自貴湖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指出,當處於低血糖時,容易會感到壓力和憂鬱,且會埋下不良情緒的危險因子,換句話說,飲食習慣與情緒和壓力習習相關,此研究也於2018年9月刊登於《精神藥理學》期刊。處於低血糖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小孩常拒絕食物或吃得比較慢嗎?其實背後原因除了挑食、胃口或消化不佳等因素,可能還得考量是否是口部功能發展有問題所導致。南投醫院林宛臻語言治療師指出,通常孩子兩足歲時就不會再流口水且和成人飲食狀況相同,但若孩子仍依賴奶瓶餵食,且總是不經意流口水,就恐是口部功能發展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連日來氣溫屢創高溫,除了注意室內溫度保持通風,若從事戶外活動時也應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才能避免熱傷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平時也應避免早上10點至下午2點間從事戶外活動,若有不適情況出現,應盡快離開高溫環境,必要時立即就醫,此外,也特別分享酷夏防暑三要訣,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