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腫塊半個月增大2倍 原來是角化棘皮瘤作怪

皮膚腫塊半個月增大2倍 原來是角化棘皮瘤作怪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7旬老翁頸部突起腫塊且快速長大,2周內長到2倍大,無壓痛感,切除化驗發現是惡性角化棘皮瘤;此病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處,民眾身上若有莫名腫塊應速就醫。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表示,73歲老翁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突起一個腫塊,且快速變大,2周內就長到2倍大,周邊紅癢。檢查發現腫塊表皮有角質層增生,無壓痛感,經切除後病理化驗證實為惡性角化棘皮瘤。

好發於中老年男性 與紫外線照射有關
黃季怡醫師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一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部分角化棘皮瘤可能有惡性變化(機率小於1%),但良性機會較高,也有機會自行脫落。

角化棘皮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危險因子與紫外線照射有關,發生率約千分之1,年輕人較少發生。病灶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部、脖子、手臂,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是毛囊的細胞變異分化而來。

角化棘皮瘤外觀是單一圓形的突起腫塊,中央明顯凹陷,有些類似火山口狀;在凹陷位置充滿角質鱗屑,外緣則是平滑且充血泛紅的皮膚。病灶通常伴隨搔癢不適,同時生長非常快速,可能短時間內變大。由於角化棘皮瘤在外觀與鱗狀上皮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日光角化症、脂漏性角化症相似,須以病理切片鑑別診斷。

8%的人會反覆發生 小於1%會變惡性
黃季怡醫師指出,絕大多數的角化棘皮瘤都是良性,有8%的人會反覆發生。有小於1%會轉成惡性,但切除就治癒,就算復發,也不會遠端轉移。治療方面,大部分良性的角化棘皮瘤會自行結痂脫落,屆時可能留疤。未自行脫落或脫落不完成可先以冷凍或電燒灼治療。反覆在同一位置發生的人,建議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有時可能需要輔助性局部放射線治療。平時養成防曬的習慣,避免皮膚接觸過多紫外線有助預防角化棘皮瘤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婦女以為中年發福 沒想到竟是卵巢癌來報到

胰臟過勞? 胰島素協助糖尿病友治療超前部署

運動後總是行走困難?! 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中提到,全球每年增加 990 萬人罹患失智症,意即約每3秒鐘即新增1名病例。失智症的照顧重點在於「陪伴」,新北市政府攜手雙和醫院、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及失智共照中心於10/7共同舉行「2018 RUN伴臺灣-新北場」,伴走路線自雙和醫院出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80歲的黃奶奶,因為扶起在家跌倒的先生後,就有腰痛不適情形,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想說休息幾天就好了,可是下背痛持續長達兩個多月,每天翻身或起床時、走路或拿起稍微重量的東西都會導致嚴重疼痛,疼痛導致黃奶奶睡眠品質、行動能力變差,生活品質嚴重下降。老齡化社會問題 易有骨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失智者因疾病因素,導致被詐騙或觸法之案例時有所聞。為保障失智者及其家庭之權益,台灣失智症協會與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蘇天財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了全台五場失智症法律諮詢培訓,提昇律師對失智症及常見法律議題之了解,並將透過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全台分會提...

閱讀詳情 »

過去認為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上,而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重新定義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原因是當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時,出現心臟併發症的風險是血壓正常者的2倍,因此下修標準來提醒民眾,當達到新標準時就是一個警訊,就要開始控制血壓。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