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病友疫情期間健康管理別鬆懈 三高族應規律服藥

心血管病友疫情期間健康管理別鬆懈 三高族應規律服藥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疫情3級警戒期間,改變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也增加疾病風險,1名高血脂患者因為宅在家裡,幾乎沒有運動,三餐又比平常吃得還多,1個多月就胖了3、4公斤,加上無法規則用藥,血脂嚴重異常。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表示,最近2個月來,三高疾病患者回診情況並不理想,不少人擔心就醫增加感染風險,並未定期回診,自行將藥物減半,治療效果變差。


疫情宅家自行減藥 三高族小心數值超標


1名6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就是典型個案,原本定期回診,但疫情時間,自己減藥,兩天才服用1次藥物,最近因為胸悶頭痛而回診,檢查發現,血壓超過一百八。


葉宏一說,許多民眾整天宅在家,幾乎不出門,活動量明顯減少,但如果還是維持原本的熱量攝取,體重一定往上飆升,就有高血脂患者一兩個月之間在家「養肉」,體重多了三四公斤,回診時,血脂高得嚇人。


疫情期間更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規律服藥有症狀立即就醫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民眾不要過度恐慌疫情,防疫期間更應預防心血管疾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做好個人疾病控制。


葉宏一建議,心臟疾病患者應該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多留意自己或親友身體的變化,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立刻就醫。


此外,更年期女性如果突然氣喘、背痛,這極可能是心臟疾病的非典型症狀,也應積極就醫。


葉宏一指出,中風症狀口訣為「FAST」,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 (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做好個人防護並快快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但防疫刻不容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這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抗疫三寶「CDP」,有助於提升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襲,「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恐引發「隱形缺氧」,在不知不覺瞬間死亡,一度讓國內血氧機大缺貨,衛福部食藥署在今(2021)年6月28日至12月31日,開放輸入或帶入「醫療用血氧機」,每人1台為限,不須向食藥署申請,超過數量需申請專案進口,輸入或帶入「醫療用血氧機」轉賣,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從兩週、四週延長到六週,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疫情尚未緩解,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地增加,除加強防疫也要預防可能衍生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 年輕人與婦女是主要族群根據美國凱薩家庭基金會2021年3月發布的調查發現,美國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資料顯示吸菸者有較高的風險成為COVID-19的嚴重及死亡個案,包括從癌症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即時「吸菸過量,有礙健康」等警語,醒目出現在香菸的包裝外盒,卻仍無法讓癮君子停止吞雲吐霧,可見戒菸除了決心與意志力,還需要專業的協助。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以社區心理衛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