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病友疫情期間健康管理別鬆懈 三高族應規律服藥

心血管病友疫情期間健康管理別鬆懈 三高族應規律服藥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疫情3級警戒期間,改變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也增加疾病風險,1名高血脂患者因為宅在家裡,幾乎沒有運動,三餐又比平常吃得還多,1個多月就胖了3、4公斤,加上無法規則用藥,血脂嚴重異常。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表示,最近2個月來,三高疾病患者回診情況並不理想,不少人擔心就醫增加感染風險,並未定期回診,自行將藥物減半,治療效果變差。


疫情宅家自行減藥 三高族小心數值超標


1名6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就是典型個案,原本定期回診,但疫情時間,自己減藥,兩天才服用1次藥物,最近因為胸悶頭痛而回診,檢查發現,血壓超過一百八。


葉宏一說,許多民眾整天宅在家,幾乎不出門,活動量明顯減少,但如果還是維持原本的熱量攝取,體重一定往上飆升,就有高血脂患者一兩個月之間在家「養肉」,體重多了三四公斤,回診時,血脂高得嚇人。


疫情期間更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規律服藥有症狀立即就醫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民眾不要過度恐慌疫情,防疫期間更應預防心血管疾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做好個人疾病控制。


葉宏一建議,心臟疾病患者應該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多留意自己或親友身體的變化,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立刻就醫。


此外,更年期女性如果突然氣喘、背痛,這極可能是心臟疾病的非典型症狀,也應積極就醫。


葉宏一指出,中風症狀口訣為「FAST」,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 (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做好個人防護並快快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每年新增10萬多名癌友,許多人聞癌色變,如今國家衛生研究院成功破解罹癌機轉,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琥珀酸(succinate)到腫瘤微環境中,透過活化癌細胞膜上的琥珀酸受體,進而助長腫瘤生長與轉移。   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指出,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尾牙、年夜飯、春酒,過年前後,美食大餐不斷。不過,醫師提醒,年節期間是痛風好發期,有人因為喝了1、2碗火鍋湯底,骨關節就紅腫熱痛而緊急送醫。因此提醒有高尿酸的民眾務必謹慎用餐,少喝酒及含糖飲料。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普林(purine)主要由體內細胞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截至1/21(1400),目前疫情累積223例,包含泰國2例、日本1例、南韓1例,都出現病例,春節假期來臨,國內外出遊、走春,接觸頻繁,快來認識武漢肺炎,避免恐慌!衛福部提醒,農曆春節來臨,前往中國武漢或鄰近區域的人記得:1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及動物屍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臺北榮總兒童牙科統計研究發現,5歲前就拔除兒童贅生齒(多生牙),比8歲以後再拔除,術後需再矯正或2次牙齒暴露手術的比例由57%降至3%,而移除手術後發生併發症的比例,與病患手術時的年齡及手術時恆門齒的發育階段並無直接相關。   臺北榮總兒童牙科醫師謝春怡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