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錯更嚴重! 常見綜合感冒藥,你吃對了嗎? 

吃錯更嚴重! 常見綜合感冒藥,你吃對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冷,可得注意保暖,否則一不小心恐讓感冒病毒找上門!許多民眾感冒時,習慣先自行到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但在用藥時一定要遵守使用方式,才能避免吃出問題。食藥署表示,鎮痛解熱劑、抗組織胺劑、止咳祛痰劑等都是常見的綜合感冒藥,部分感冒藥服用後恐會有嗜睡、失眠等副作用,因此服用前一定要先看好說明書。

鎮痛解熱劑含乙醯胺酚 過量恐引起肝炎

以鎮痛解熱劑為例,因成分含有乙醯胺酚,以一般成人而言,一天攝取乙醯胺酚的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若使用過量恐會引發藥物性肝炎,嚴重甚至誘發急性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食藥署指出,若為常用於緩解打噴嚏及流鼻水的抗組織胺劑,服用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口乾等,因此服用後應避免開車或操作危險器械或從事警覺性的工作,避免造成危害。

每隔4至6小時服用一次 避免影響藥物療效

至於止咳祛痰劑,常見成分包括右旋美索芬、可待因,若為未滿12歲兒童及孕婦,則須經醫師處方才能服用。食藥署說明,在服用感冒藥時,以一般成人而言,建議每隔4至6小時服用一次,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兒童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患有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則服用前則須先諮詢專業醫師,預防服用過量增加副作用風險。

服藥後感冒未好轉 應停藥尋求醫師協助 

此外,民眾服用綜合感冒藥時,也應避免部分食物及飲品共同使用,像是含咖啡因的飲品、葡萄柚及酒精,都可能會加重藥物的副作用風險。食藥署提醒,綜合感冒藥僅能緩解症狀,非預防感冒,因此得依照症狀挑選合適的藥物,才能真正對症下藥,若感冒症狀仍未好轉,建議應立即停藥,並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延伸閱讀】

天寒擺脫手腳冰冷 療癒系飲品讓你健康喝、暖過冬

 女性乾眼症是男性2倍! 盡早診斷病因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自新型冠狀病毒擴散至今,在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上,或是室內空間,甚至是街上,幾乎所有人都會戴上口罩防止細菌或病毒入侵,許多有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涕倒流的患者,在鼻黏膜受傷狀態下,更有可能被病毒入侵感染肺炎,令人擔憂。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近期鼻過敏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消炎藥布洛芬惡化新冠肺炎?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提醒,常見消炎藥布洛芬有惡化新冠肺炎的疑慮,但在證據不足下,在推特收回該建議。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19日表示會適時提醒醫療院所。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張文靜秘書長則呼籲,民眾用藥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在西醫為主流的時代,新冠肺炎的中醫治療被納入中國官方診療方案中。西醫尋找菌株,中醫則重「辨證」,透過望聞問切分析、判別疾病發展趨勢,進行診療。中醫無統一療方 重個別化治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出,新冠肺炎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進行辯證論治。換...

閱讀詳情 »

 聖蓮生技推動救肺的『LACURE計畫』  人沒水喝可以撐三天,沒空氣呼吸呢?隨著空污及流感、肺炎相關疫情的日益嚴重,我們原以為天賦的權利「呼吸」逐漸受到剝奪,有感於「肺部疾病」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空氣污染問題亦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以藥食同源為理念的「百草神農 聖蓮 St.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