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辣媽勇敢化療 不怕掉髮戰勝病魔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5歲的Tina是名新娘秘書,1年前生完第二胎,卻在餵奶時發現,乳房有許多小結節,原先不以為意,結果結節逐漸變大,到醫院檢查竟得知罹患乳癌。她說,「那一刻腦袋一片空白,想到年幼的2個孩子,如果沒有媽媽該怎麼辦?」

於是,Tina當天回家,開始瘋狂上網搜尋相關訊息,結果都是「罹患乳癌就要全部切除?」、「化療就會頭髮掉光光?」等資訊,讓她內心恐慌逐漸擴大,對治療心生卻步。

Tina說,到醫院諮詢,又得知必須接受8次化療、30次放療,想到掉髮的副作用,她難忍悲傷崩潰大哭,但看著孩子天真的笑臉,隨即打起精神,鼓起勇氣大膽接受治療。

結果接受第一次化療後,Tina開始大量掉髮,她當下決定把頭髮剃光,並在網路上訂購各式假髮,現在出門也都會隨心情、場合,搭配髮型及彩妝,有信心能戰勝病魔。她也對孩子說,「當頭髮長出來時,就代表媽媽的病好了!」

Tina也將自己戴假髮的照片,參加由乳癌防治基金會、台灣乳房醫學會、弘廬基金會共同舉辦「乳此人生,美麗抗癌」創意髮型比賽活動,獲得第3名。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掉髮是乳癌患者接受化療最害怕的副作用,其次為指甲變黑、周邊皮膚變得脆弱,最後才是治療造成的生活不便及住院問題。不過,其實早期乳癌患者接受化療,療程僅半年,完成治療後,頭髮即會長出;而晚期患者則有口服化療藥物,不容易有掉髮等副作用。

張金堅也提醒,目前政府提供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其二等血親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效果相當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五月初,當時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化名)因為家人洗澡時摸到上腹部有凸起的腫塊,進而被發現了肝臟腫瘤。在中國醫藥大學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力合作之下,完成腹腔鏡肝腫瘤切除手術,為台灣兒童外科領域開創嶄新一頁。 先進行化學藥物治療 從小寶的血中胎兒蛋白升高,加上經電腦斷層導引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北市藥師公會關懷弱勢族群,深刻認為「藥師」應以自身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回饋社會,透過公益活動更能體現濟弱之精神。長期捐助經費及物資予育幼院、安養院等社福團體,以具體的行動傳遞關懷;並與社區藥局一齊宣導,於105年10月22日共同與台灣預防保健協會舉辦「愛心血,溫馨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乾癬患者的皮膚有紅斑,並伴隨脫屑,不少民眾認為罹患乾癬的原因是生活不衛生、不乾淨,一旦接觸就可能傳染,致使患者到游泳池、去泡湯,常遭言語或肢體上的羞辱。10月29日是世界乾癬日,國內將首度舉辦以乾癬為主題的音樂會,期望消除社會的偏見與歧視。 全台有11萬乾癬病友 根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