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鍋選材7秘訣 不怕熱量爆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吃鍋選材7秘訣 不怕熱量爆表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吃熱騰騰的火鍋更是暖身又暖胃。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讓人吃進過多熱量,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千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0大卡。

避免加工品、冰淇淋 降低熱量攝取

民眾於吃到飽的火鍋店用餐,容易無意間吃進過多熱量、脂肪、鈉及糖,可能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中風、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更應避免含糖飲料、甜點,除了容易引起蛀牙,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供民眾「吃鍋選材7秘訣」,在享用火鍋時也能顧及身體健康。

1) 選清湯底/

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韓式鍋底等,若選擇非清湯底,建議減少喝湯量。

2) 少點加工品/

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

3) 多加蔬菜量/

選擇當季新鮮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促進腸道蠕動、改變細菌叢生態。

4) 肉類挑低脂/

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取代高脂的紅肉,例如魚肉、雞肉或海鮮類等,且肉類應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5) 調味選天然/

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

6) 降低含糖飲/

選擇天然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7) 飯後揪運動/

用餐後可和親朋好友到附近公園散步,或以步行方式取代乘坐交通工具回家,增加身體運動的機會,也可促進飯後消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喝咖啡蔚為風潮,上班族幾乎天天來杯咖啡,成了飲食習慣之一。但是臺灣氣候高溫潮濕,咖啡豆若經過不良的加工烘焙,或不當的儲存方式容易滋生真菌,甚至可能因而產生赭麴毒素污染。 烘焙中咖啡 旁置生豆恐受汙染 赭麴毒素為真菌的代謝產物,共分為A、B、C、D4種。其中以赭麴毒素A...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東北季風增強,天氣明顯變涼,北臺灣氣溫一路下滑,北部及東北部低溫可能下探到15、16度。當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辨別中風4步驟 把握搶救黃金時間 疾病管制署提醒,長者及高風險族群,應注意三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30歲的徐先生因為腹痛、腹瀉以及肚子脹大症狀求診,抽血檢查後,赫然發現徐先生血液裡高達24萬多顆的白血球,白血球指數超標24倍,裡面含有許多不成熟的白血球。 慢發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球數量極高 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從顯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30歲的呂先生常有脹氣、灼熱感,還有溢酸情形長達16年。溢食物都在吃飯時或飯後,嚴重時還會吐光剛吃的食物。清晨一股溢酸的感覺把他從睡夢中驚醒,吐出的水既酸又臭。終於受不了就診後,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新胃賁門手術 治胃食道逆流 呂先生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