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鍋選材7秘訣 不怕熱量爆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吃鍋選材7秘訣 不怕熱量爆表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吃熱騰騰的火鍋更是暖身又暖胃。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讓人吃進過多熱量,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千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0大卡。

避免加工品、冰淇淋 降低熱量攝取

民眾於吃到飽的火鍋店用餐,容易無意間吃進過多熱量、脂肪、鈉及糖,可能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中風、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更應避免含糖飲料、甜點,除了容易引起蛀牙,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供民眾「吃鍋選材7秘訣」,在享用火鍋時也能顧及身體健康。

1) 選清湯底/

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韓式鍋底等,若選擇非清湯底,建議減少喝湯量。

2) 少點加工品/

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

3) 多加蔬菜量/

選擇當季新鮮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促進腸道蠕動、改變細菌叢生態。

4) 肉類挑低脂/

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取代高脂的紅肉,例如魚肉、雞肉或海鮮類等,且肉類應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5) 調味選天然/

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

6) 降低含糖飲/

選擇天然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7) 飯後揪運動/

用餐後可和親朋好友到附近公園散步,或以步行方式取代乘坐交通工具回家,增加身體運動的機會,也可促進飯後消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最近寒流來襲,老人家若出現皮膚出油、流汗過多情形要注意,有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前兆!一般民眾聽到「巴金森氏症」,應該會聯想到面無表情、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事實上,在未確診前也有其他許多病徵可協助判斷,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巴金森氏症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紀大,血壓本來就會高一些嗎?許多65歲以上的老人家,因為高血壓問題被告知要服藥時,總是以為年紀大之後血壓本來就會高一些,加上周遭也有不少親朋好友血壓高而忽略用藥的重要性。因此,當血壓過高時,有的老人家擔心一旦吃了藥就要終生服藥而不積極治療,也有的老人家認為沒有病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冬天泡湯是一大享受,不但能進血液循環、降低手腳冰冷的頻率,還能消除疲勞、幫助舒緩情緒。但近日超強寒流侵襲,氣象局預估這波寒流要到明天溫度才會逐漸回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冬天泡湯時,除了要結伴同行,高危險群溫度不要太高,也要記得飯後至少要隔1小時才能泡湯。 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