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同學會後舊愛復燃 社群網路成婚姻殺手?

同學會後舊愛復燃 社群網路成婚姻殺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40歲的許小姐(化名)離婚後育有一子,無意間加入臉書和Line的國中同學群組,後來參加同學會聚餐,還巧遇曾經讓她心動的青梅竹馬男同學,重逢後兩人相談甚歡,並開始使用通訊軟體頻繁聯絡,甚至進一步發生性關係。某次出遊外宿旅館,許小姐赫然發現對方竟欺瞞已婚事實,為此大吵一架。許小姐多次向男方表達不願當小三,但男方的態度變得愈來愈冷淡,甚至封鎖許小姐的社群帳號,也避不見面,讓許小姐相當焦慮及憤怒,莫名亂發脾氣,甚至失眠、沒有食慾。最近混亂的情緒更影響就讀國中的兒子,常常出言頂撞或半夜才回家,讓她相當無力,出現負面自責、情緒低落症狀,經求助精神科醫師診斷罹患「外遇型精神疾患」,開始接受心理諮商及藥物合併治療。

外遇型精神疾患激增三成

收治許小姐的精神科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社群網路跟人際關係複雜度愈來愈高,對於婚姻的威脅也日趨明顯。根據美國婚姻律師學會的調查顯示,近二成的離婚案件跟社群網站有關,其中有相當多案例是透過社群網站和分散多年的舊情人聯繫上,雙方重燃愛火導致介入婚姻的問題。從臨床觀察,過去因感情、婚姻衝突引發睡眠障礙、焦慮及憂鬱等症狀而求助精神科的比例就相當高,近來更因社群網路興起而引起的「外遇型精神疾患」更激增三成,值得社會大眾高度重視。 

信任感不足 引爆情感衝突

楊聰財醫師說,網路及社群問題引發情感衝突的主因來自於彼此的信任感不足,例如有一方偷偷開一個臉書帳號,或加入像是同學會或社團的Line群組,造成另一半因不知情或沒有參與而提高不安全感,若過度沉迷聊天或聯絡,另一半就會懷疑對方在和誰對談、和誰約見面,短時間失聯就會猜測去了哪裡,這一來一往伴隨猜忌與懷疑,進而造成衝突引發婚姻或情感危機。

諮商合併藥物療法 改善精神疾患

「外遇型精神疾患」屬於適應障礙症之一,治療上採心理諮商合併藥物治療,透過心理治療紓緩負面情緒,協助進行正面思考;同時搭配藥物改善失眠、焦慮及憂慮等症狀;夫妻雙方如果有意願尋求專業協助,進行伴侶協談也是可行的改善方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三年前,年僅五十歲的廖寶珠女士確診罹患乳癌第三期後,旋即接受四次小紅莓化療,在開刀切除左乳房,並在術後接續小紅莓類化療,但當時的廖女士對化療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吃不消。去年,廖女士因腰椎痠痛,求診後才知髖關節已壞死,主因竟然是乳癌復發並已轉移至骨頭、肺臟、肺臟等處。得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新北市衛生局工作的謝宗翰先生,飲食從不忌口,自認為年輕新陳代謝好,對於高熱量、油炸品來者不拒,體重從98公斤直線上升至118公斤。直到今年初參加健走登山活動時,驚覺自己出現無法喘氣的現象,於是下定決心減肥。謝先生參考國民健康署體重管理計畫手冊所提供的資料,開始控制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又來到了冷冽冬季,人們都喜歡待在溫暖的室內裡,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更為頻繁,再加上各種病菌的活性增強,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大幅增加。嬰幼兒的免疫力不像成人這麼強,更容易生病。許多媽咪們以為孩子有黃鼻涕就是鼻竇炎,會堅持要醫師開立抗生素給寶寶;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當心臟冠狀動脈血流不順,造成心肌缺血,引發胸悶、胸痛、全身無力等急性病症,就被稱為狹心症(Angina),過去只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然而,醫師發現近十年來,一些十幾歲的青年人,罹患變異型狹心症(Variant Angina),值得特別注意。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