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吞下4公分魚刺 老翁得壞死性筋膜炎

吞下4公分魚刺 老翁得壞死性筋膜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73歲的李姓老先生,近期吃飯時吞下一根長4公分的魚刺,途中魚刺經過食道、胃、大小腸等,在排出肛門前卡住,引發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最後透過筋膜切開及清創術治療,成功撿回一命。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外科醫師賴基鴻指出,中長期照護的患者,常常因咀嚼不足,造成異物卡在身體中,包括魚刺、柿餅、香菇等都曾出現,相關患者應該特別注意。

這位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合併陳舊性中風,且半邊癱瘓,因為連續多日食慾不振、發燒,被送到醫院治療。經電腦斷層檢查,以及肛門指間觸診檢查,發現直腸壁疼痛與硬塊,研判是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感染,合併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侵犯,醫師隨即進行清創手術,成功取出一根長4公分的魚刺。據了解,患者雖然中風半邊癱瘓,平時仍自己進食,但幾乎是狼吞虎嚥,以致將魚刺吞入。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壞死性筋膜炎會透過直腸泌尿道感染等,擴大至會陰部,文獻報告指出,若未即時就醫並接受清創手術,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而誤吞魚刺通常在喉嚨就會卡住,但也曾出現魚刺引起腸壁穿孔病例,多出現在食道和胃部等。而這位患者吞下魚刺後,還經過8到10公尺的消化道旅行,來到消化道末端的直腸,實屬少見。

賴基鴻指出,臨床案例中,曾開刀取出整塊柿餅、地瓜、還有玉米團和香菇等,纖維質多的食物往往不易消化,若未仔細咀嚼,很可能造成消化道阻塞。對於中長期照護病人而言,雞、鴨等肉類骨頭和魚刺,較不適合。烹煮食物時,建議盡量用蒸煮的方式,可減輕消化道負擔;最重要的是,患者應細嚼慢嚥,以防異物卡住的情況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57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事高科技業的陳小姐,平日長時間在無塵室工作,因為無塵衣不便,因此一直有憋尿的習慣,某日突然覺得右側腰痠,起初自以為是腰部扭傷,於是到國術館尋求民俗療法,但腰痛不減反增,直至晚上突然畏寒、高燒,服用成藥後仍感不適,隔天至感染科門診就診,診斷為急症腎盂腎炎。感染症症狀差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天天氣多變化!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三14日起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白天高溫大約在20度左右與前一天30度左右的高溫相比,有將近10度的落差,其他地區氣溫也會略有下降,不過仍屬舒適溫暖。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提醒氣喘、心血管疾病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仍不能鬆懈,清潔手部及戴口罩是防疫基本措施,人口一罩的效應無形中也帶起一陣醫美風潮,尤其針對痘疤、細紋膚質改善,臉部鬆弛進行拉提或雕塑等,可以在非常時期進行超前部署,低調的悄悄變美,拍照可以不必依賴美肌特效。 立悅皮膚科診所院長莊德揚醫師表示,夏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受到疫情衝擊,觀光產業受到重創,許多在旅行社、航空業上班的人突然面對被減班、放無薪假、被裁員等,許多中年失業人口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頓失工作,家中開銷唱空城,心中壓力山大,而彷彿看不到盡頭的疫情,不知道何時才能讓回復,因此罹患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不在少數,除了就醫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