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吞嚥困難胸悶不適 竟因食道憩室作祟

吞嚥困難胸悶不適 竟因食道憩室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水電包工,工作一到旺季,往往從早忙到晚。去年7月份時,他發現吃東西會吞嚥不順,並有胸悶不適的症狀,到臺中慈濟醫院檢查後發現,確診為發生率僅有萬分之一的「頸部食道憩室」。

收治該名患者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表示,食物進入口腔,經過咀嚼後會通過約25公分長的食道,再進入胃部消化;患者出現「食道憩室」的問題若不治療,可能會出現惡性病變,最後採以食道憩室切除與環咽肌切開術來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吳政元指出,形成罕見「食道憩室」的原因是食道肌肉運動不協調;因此,吞食硬物容易從食物黏膜較薄弱的區域往外膨出,形成囊袋;隨著時間,食物容易堆積在囊袋中,造成患者躺下會食物逆流;嗆到呼吸道就會出現咳嗽或吸入性肺炎,甚至可能會有惡性病變。

這位患者的食道憩室出現在食道跟下咽部交接處,由於囊袋呈現不規則形狀,顯示出組織沾黏得相當嚴重,若不積極治療,隨著食物堆積愈多,發生食物逆流和併發呼吸道胸腔感染的機會提高。為永除後患,吳政元建議,接受食道憩室切除與環咽肌切開術,患者切除的囊袋約5公分,術後恢復狀況良好,頸部非常平整。

這兩樣手術的難度不低,吳政元說,手術由頸部切入,由於不能讓非常薄的黏膜破裂,因此需要耐心剝離沾黏組織,尤其分開食道和憩室時,最需要全神貫注,因為若切除過多黏膜,將使食道狹窄;若切除過少,可能會讓憩室再生,必須恰到好處。此外,還需同時進行對側環咽肌切開術,讓食道肌肉收縮力道平均,治療的拿捏耗費心力,所幸手術順利,患者已恢復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2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自閉症患者有社交障礙,常有語言溝通能力的困難,甚至無法說話。陽明大學研究發現,「Mef2c」基因突變導致錯誤神經迴路,而造成語言功能缺失,此為全球首篇證實自閉症難以說話表達的機轉。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頂尖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研究歷時13年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膝蓋軟骨一旦受損,往往很難恢復。瑞士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運用細胞培養技術,讓鼻腔細胞長出新的軟骨組織,並將這軟骨組織植入膝蓋,這樣的方法或可修復受損膝蓋軟骨。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刺胳針〉醫學期刊(The Lancet)。 鼻腔細胞 可以長出軟骨組織 研究團隊以十名膝蓋受損...

閱讀詳情 »

又到了季節轉換的時刻,不只臉部、身體的肌膚需要換季保養,不少人容易忽略的頭皮,也會因氣溫等外在環境因素的驟變,造成頭皮的油水失衡,使頭皮的防禦力降低進而引發頭皮過敏、乾燥紅癢、頭皮屑等的問題。為預防頭皮在換季時產生種種不適,快來看看以下頭皮換季養護的小細節,以及6個整髮時的NG行為,為頭皮做好換季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就讀小學的孩子是否經常會出現寫錯字的問題,或是寫字簿的格子會裝不下孩子所寫的字,大刺刺的跑到格字外面;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會有這些現象時,很可能孩子是視知覺出現問題,可經由職能治療師的訓練,就可以改善這些現象。 腦部神經傳導不良 會使視知覺出問題 什麼是視知覺?亞東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